我市全面推进今冬明春水利建设

截至目前,大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等4类项目已完成建设

版次:A4    作者:来源:    2019年12月20日

郴州日报12月19日讯(全媒体记者 骆斐)12月17日,冬日暖阳,宜章县关溪水库和迳口河坝施工工地上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这只是全市今冬明春水利建设的一个缩影。记者从市水利局获悉,截至目前,我市大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维修养护项目、农业综合水价改革项目已按计划100%完成建设。

据悉,2019年至2020年度全市秋冬春水利建设力争完成总投资10.42亿元,其中中央投资4.04亿元,省级投资1.53亿元,市县级投入2.92亿元,受益乡镇、群众和社会资本投入1.92亿元。全部项目完工后可新增、恢复灌溉面积4.2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8.8万亩,新增、改善除涝面积2.09万亩,新增年供水能力1608.5万立方米;新增供水受益人口24.9万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4平方公里;新增农村水电装机容量1.98万千瓦。

2019年至2020年秋冬春水利建设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推进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防洪薄弱环节、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灌排骨干工程配套改造、河湖生态工程建设。我市将加快实施《湖南省防洪薄弱环节治理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0年),力争到“十三五”末,经治理的中小河流重点河段达到规划确定的防洪标准,病险水库安全隐患基本清除,重点区域排涝和农村基层防汛抢险救灾能力进一步提升。以县级政府为主体,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认真实施经省政府批准的“十三五”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规划,按照“城乡一体化、区域规模化、建管专业化”的建设思路,通过对已建工程进行配套、改造、升级、联网,适当新建部分供水工程,以及水源保护、水质保障、健全完善工程运行体制机制等综合措施,优先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促进农村饮水工程实现良性运行,使农村群众喝得上水、喝得起水、喝上好水。全面推行河长制,加强河湖水体和岸线空间管理。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施农村水电增效扩容、小水电扶贫,加快重大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及生态脆弱流域和区域治理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