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村的好日子

版次:A1    作者:来源:    2020年04月14日

□ 郴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江华

4月9日,记者一行驱车前往桂阳县白水瑶族乡四合村。盘山公路九曲十八弯,从县城出发,驱车两小时还没到。驻四合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李水湘调侃:“以前路况更差,车都进不来,能不穷?”

四合村地处白水瑶族乡西北角,距离县城105公里。山高林深,全村1533人,却分散在9个自然村中。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6户,260人。

“五岭逶迤,骑田叠翠”,青山绿水如何变成金山银山?

“扶贫要精准,要紧抓‘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的要求,要有具体办法,要有面上的情况,要有建档立卡的方案,一句话,要通过帮扶实现真脱贫。”2017年10月13日,桂阳县委书记彭生智在审阅《四合村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后,写下这样的话。

“要致富,先修路。”四合村迎来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春天。2016年修建了双河至桐木源、小河等6个自然村4.46公里水泥路,路面宽3.5米。2018年,为全村10个村民小组22户农户修建到村到户水泥硬化路,消除了公路“死角”。“有了水泥大马路,出行方便多了!”村民拍手称赞。

“买了手机没信号,打个电话满村找。”这是之前四合村的现状。通信信号问题,长期以来就是村民的一大心病,绝大部分区域没有信号,小部分地区时有时无很不稳定,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李水湘介绍,工作队刚来就把这事当首抓任务,“现在是网络时代,沟通不畅思维容易固化。”工作队争取到了项目资金,建成了移动通信基站一座。虽然地处海拔700多米,记者发现手机信号依然满格,通话没问题了。

精准脱贫关键在于激发当地的内生动力,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村里流转利用15亩水毁闲置土地,建成了3个鱼塘;村里致富带头人依靠产业扶贫资金成立了四合村综合养殖合作社,结合当地山泉水清凉透彻的优势,建成了一个冷水鱼生态养殖以及家禽养殖基地;全力推动四合村猕猴桃产业项目建设,引进栽种管理技术,建立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

(下转2版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