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1 作者:来源: 2020年08月26日
□ 郴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红军 通讯员 陈月月
夏去,秋至,一个个乡村,一幅幅丰收图。
8月21日,在宜章县五岭镇沿江村,漫山的葡萄,满村的笑脸,点缀最绚丽的秋,充盈着记者的眼。
“来来来,买葡萄!”
“甜不甜?”
“吃了就知道,不甜不要钱!”
……
沿江村,宜章县绕城东线穿村而过。路旁,一顶简易帐篷内,64岁的村民肖贤达热情叫卖。而在一问一答之间,肖贤达又向路人兜售了5公斤葡萄。
“我们这的葡萄,甜得很,好卖,今天卖了有200多斤。”
“今年家里的4亩葡萄剩得不多了,卖了有3万多元喽。”
葡萄熟了,荷包鼓了,是沿江村最大的喜和乐。
往村中走,一个个葡萄园里的一座座“葡萄屋”,在阳光的映照下泛起银色的波。
“我们这的葡萄甜,这个‘葡萄屋’功不可没!”当地葡萄种植大户肖建喜告诉记者。
“葡萄屋”,其实就是用薄膜盖顶的遮雨棚。在沿江村,第一个建“葡萄屋”的正是肖建喜。
2018年,肖建喜做起实验,给四五垄葡萄建造了“葡萄屋”。当年秋天,葡萄成熟,一对比,效果出人意料——与露天种植相比,“葡萄屋”里的葡萄更大更甜。
“这两年,村里95%以上的葡萄园建了‘葡萄屋’,保证了葡萄品质,价钱也卖得更好。”肖建喜说。
沿江村,地处五岭镇南部,辖19个村民小组,有855户2915人,盛产葡萄、杨梅等农副产品。
沿江村的葡萄甜,可有多少甘甜,就有多少辛苦。
沿江村牛栏门口,20多亩葡萄园,倾注了肖建喜一家人的全部心血。
2008年,因为车祸,肖建喜在医院整整躺了一年,花光了家里的全部积蓄,还欠下了一身债务。后虽经治疗,但他的右腿还是落下了残疾。
2009年出院后,肖建喜不想拖累家人,决心自食其力,于是流转了20多亩山地,开垦果园,种植葡萄。
“起初开园,到处都是毛竹,挖竹根就挖了一年;后来栽葡萄,我是趴在地上栽。”
“像现在,每天凌晨两点半左右,我和爱人就打着手电筒开始摘葡萄。为了让客人吃到最新鲜的沿江葡萄,我们每天是订多少摘多少,当天摘当天卖。”
20多亩葡萄园,年产值60余万元,重新站立起来的肖建喜感慨万千:“现在,真的是苦尽甘来!”
沿江村的葡萄甜,沿江村民的日子甜。
沿江村村委会,百年古樟下,摆放着一篮篮葡萄,香气四溢。分拣,装箱,四五个村民忙不赢,村主任肖新勇也加入了“战斗”。
“这些葡萄,广州客户订的,总共300件,晚上要发货。前几天,这位客户在这买了些葡萄,吃过之后说很好吃,所以又来订购。”肖新勇说。
一旁,58岁的村民肖兵兵做事霸蛮得很,先是坐在矮凳上做事,后来索性一屁股坐在地上做起事来。
“我下午送来了400多斤,卖了有2000多元哟。”肖兵兵乐呵呵地说。
肖兵兵是沿江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爱人身体长期有病,治病欠债10多万元。2015年以来,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他家种植了800多蔸葡萄,每年收入三四万元,从此摘掉了穷帽。(下转2版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