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县竹山乡社会治理工作走笔
版次:A2 作者:来源: 2020年11月10日
□ 通讯员 郭德明
近年来,安仁县竹山乡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社会治理体系,逐步形成了百姓安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崭新面貌。
党员带头 全民参与
竹山乡通过创新完善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公共服务圈”“群众自治圈”“社会共治圈”。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中,该乡充分调动党员力量,建立“乡领导包片、党员干部主抓、村组落实、联片包户”四级联动机制,压实责任,落实防控措施。同时,以10至20户左邻右舍建立“十户联防”疫情防控微信群,机关干部、村组干部或党员每天发放疫情防控知识,发动群众开展涉疫人员排查工作,确保了人民群众安康、无恙。
今年6月,在乡党委的倡议下,20名党员组长及志愿者积极报名参与禁毒宣传,老领导干部贺恒正、老党员侯根才和侯光建主动请缨担任法治宣传义务讲解员,宣讲法治文化,提升了干群的法治素养,真正把基层党建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优势。
科技支撑 全面覆盖
为着力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竹山乡借力科技手段,建立上下联通、纵横畅通、即时共享的立体化公共安全防控系统,在重要路段安装40个高清摄像头,及时发现、及时劝止村民异常聚集行为。同时,每天安排一名派出所干警、一名辅警、一名村警在乡政府受纳群众来访,处理相关警情。2019年10月,竹山村村民侯某光家发生一起非正常死亡事件,值班村警侯春平接警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通过乡党委政府的强力调解,把事情顺利化解。
一系列有效举措,让该乡化解了多起多年未解决的矛盾纠纷,未出现群体事件,社会秩序得到有效改善。
人民至上 全力服务
竹山乡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思维,关心老百姓的难点痛点,从人民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抓起,让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更加利民、惠民、便民。该乡合祥村村民凡某娥家因宅基地问题与邻居侯某湖从2017年6月起,多次发生纠纷。2018年2月,双方发生械斗,家庭成员不同程度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30万元,但纠纷仍未解决,凡某娥还因此多次赴省进京上访。2019年,乡党政领导对此案集体研判,晓之以法、明之以理、动之以情,从矛盾源头着手,经过多次苦口婆心的调解,用诚心感动双方,终于让他们达成协议,矛盾得到彻底解决,得到老百姓的高度称赞。
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竹山乡从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做起,做到有事好商量、遇事勤商量、做事多商量,坚持人民至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听实话、察实情,全力为人民服务,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也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主动性、积极性,社会治理呈现出和谐、安详的新气象。该乡连续3年被县委评为“三无”乡镇,连续2年被评为县平安乡,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