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县90后法警雷龙生的扶贫故事
版次:A3 作者:来源: 2020年11月25日
□ 通讯员 唐红 曾亮 雷丰利
在嘉禾县龙潭镇龙旺村,经常可见在忙碌的人群中,有个年轻“村民”忙得不可开交,他就是嘉禾县人民法院派驻龙潭镇龙旺村的第一书记雷龙生。
1991年出生的雷龙生大学毕业不久就通过公务员考试被嘉禾县法院录取,成为一名法警。2016年初,仅入职4个月、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他毅然报名参加驻村扶贫,从此走上了基层扶贫之路,实现了从法庭守护者到扶贫第一书记的“大变身”。4年来,他带领龙旺村村支两委大力发展产业促增收,加大投入改善村居环境,积极化解村民矛盾纠纷,把青春汗水洒在了龙旺村这片热土上,交上了一份让群众满意的扶贫答卷。
引进产业助脱贫
初到龙旺村,农村工作一切都是那么生疏。雷龙生积极走访调研,了解村情民意,随后便召集村支两委班子,讨论如何发展产业。通过对3个村闲置土地的摸底调查,村里决定引进企业发展种植业。
在雷龙生“招商引资”的发展思路下,村里引进了广西老板在龙旺村成立王阳甫村果业合作社,并种植960亩沙糖橘;现有的扶贫产业义丰水果专业种植合作社提子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并通过小额信贷让贫困户入股分红。目前,龙旺村成立了一个土地流转合作社,引进了3个合作社,集药材、水果种植共计2000余亩。
同时,雷龙生安排贫困户到合作社务工,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增加收入。他还积极对接上级有关部门,开展产业扶贫、贫困户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在合作社的务工能力,从而促进合作社与务工贫困户共生共赢。
“雷书记,这个月我在龙旺果业除草、施肥20天,共领取工资2000元。”贫困户王土财拿着刚从合作社领取的工资对迎面走来的雷龙生高兴地说道。今年3个合作社解决了全村农户800多人次的务工,共发放工资64000元,带动周边10户22个贫困人口增收。
2020年,龙旺村完成了整村贫困户全部脱贫,经省、市、县三级考评,顺利摘去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
改善环境更宜居
驻村初期,雷龙生就了解到,龙旺村梓木自然村村民靠挖井取水,天气干旱时连浑浊的雨水都喝不上。饮水成了村民最急盼解决的问题。
“民之所盼,心之所系。”雷龙生与村支两委向县里相关部门递交了项目资金申请,可因申请时已过项目申请期而被拒,雷龙生还是坚持每天往相关部门跑,终于为梓木村争取到了饮水项目资金。经过与村干部的反复考察和商量,大家初步确定了王阳甫村的山林某处为饮水源。
龙旺村是由原王阳甫、大泉、梓木3个行政村合并而成的大行政村,王阳甫村与梓木村素来有罅隙,且梓木村的年轻后生胡林波担任了支部书记,王阳甫村的老干部们认为水源地设在王阳甫村是胡林波一己之私为梓木村谋福利,而且这会占用王阳甫村的林地资源,因此王阳甫村很多村民不同意把水源地设在他们村。
“我们都是龙旺村的人,大家是一家人。今天你让我一个水源地,明天我留你一条路……”雷龙生从情理上给村民代表反复做工作,并跟村干部商量给王阳甫自然村一些补助,促使大家达成一致,饮水源地的争议得到圆满解决。2018年底,梓木村700多个村民终于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就在一波三折的解决问题过程中,在五加二白加黑的争分夺秒中,在磨破嘴、跑断腿的基层工作中,雷龙生带着村干部逐步完善了龙旺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各自然村主干道得到硬化、修建水渠1000米、铺设饮用水源管3700米、修缮灌溉山塘2座,扩改建广场并配置健身器材,集中安居工程也在火热建设中,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地改善。
调解纠纷促和谐
“雷书记,您真不愧是法院来的干部,化解纠纷的能力杠杠的!”在扶贫的同时,雷龙还主动化解村民矛盾纠纷,赢得了镇村干部和党员群众一致好评。
今年8月,村民胡日怒气冲冲地向村委会反映,因自己长期在外务工,贫困户胡井喜未经允许便占用了自家的耕地数年,并种上了油茶树……
为了尽快化解这场纠纷,雷龙生与村干部叫上胡日和胡井喜来到耕地现场勘察。经过大家几番劝导,双方剑拔弩张的关系得以缓和,但就赔偿方式和数额始终僵持不下。
下班后,雷龙生又驱车从龙旺村赶往行廊法庭,向富有基层调解经验的庭长请教此次纠纷的解决办法和调解技巧。之后数日,雷龙生又组织双方当事人召开调解座谈会,经过背对背、面对面多种方式的调解,两人终于达成了赔偿协议,胡日和胡井喜两人握手言和,并对雷龙生的公平公正处理表示感谢。
除了调解村民之间的婚姻家庭、赡养、邻里纠纷,雷龙生还主动参与村里企业家与村民之间的用工纠纷、土地租赁纠纷、借贷等纠纷的调处,“谁叫我是法院的干部呢,我愿意成为龙旺村解开重重矛盾锁的开锁能手!”雷龙生笑道。
经过4年的磨砺,如今的雷龙生,已由最初不苟言谈、害怕与人打交道的青涩小伙,蜕变成了村民敬仰爱戴的“土书记”。龙旺村也实现了从房屋破旧老化、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滞后的贫困村到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兴旺、环境优美、村民富裕的美丽乡村的华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