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证”结 情暖民心

版次:A4    作者:来源:    2021年05月27日

□ 郴州日报·今日郴州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曾琰 通讯员 侯爱军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坚持“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把打通不动产办证“症结”作为办实事重点,倾力推动,今年3月以来,市本级共受理登记业务2.6万宗,核发证书3.1万本,证明2.2万份,抵押融资97亿元,大大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增强改革“锐度”,让办证不再堵

如何让办证过程更通畅?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推出的三项改革举措让办证提速。

创新实施不动产测绘验收登记一体化管理,将过去由多个部门分别承担的不动产测绘、验收、登记等工作,集中委托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统一组织、一体推进,项目从测绘到登记发证,环节减少一半、耗时减少四分之三。今年初以来已完成63个项目一万多套房产验收发证。

探索开展“首次与转移(分户)登记”二合一改革。探索建立“预转本”登记制度,即在预告登记阶段,通过合同约定,合并申请预告登记和转移登记,并一次提交资料、缴清费用,项目完成首次登记后,由登记机构直接从系统中提取资料办理转移登记,并邮寄不动产证到个人,实现购房人预告登记后“零跑腿、零见面、零资料”即可拿到不动产权证书。同时,针对已完成预告登记的项目,整合优化流程,推进首次登记、转移登记同步办理。目前,乾通时代广场等5个项目1200多户房屋实现新模式登记。

持续开展新建商品房常态化“交房即交证”。今年市中心城区第一批申请“交房即交证”项目21个,截至4月底已完成4个项目1759套房屋“交房即交证”,5月底还将完成紫宸澜山、泊富君庭等4个项目3224套房屋“交房即交证”。

提升服务“温度”,让办证不再烦

开展送证下乡活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结合“湘融湘爱”农民工服务活动,3月份组织党员服务小分队分别为北湖区鲁塘镇、苏仙区良田镇等6个乡镇的村民送去农村宅基地不动产权证书5962份,为100多位孤寡老人、行动不便群众送证上门。

开展上门服务活动。该局组织党员先锋队进企业、进银行、进社区开展上门服务6次,上门受理不动产登记申请200多份。并搭建咨询服务台,宣讲便民政策,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解答疑问,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办好证。

开展便民服务活动。针对因身体等原因不便到大厅现场办理的个人,提供委托代办、上门收集资料、快递寄证服务,3月份以来,共上门开展委托服务26次,免费快递寄证1798本。为老弱病残孕、现役军人、防疫一线医护人员以及有需要的企业,开辟绿色通道专窗受理服务368次。提供延时服务,登记窗口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延迟下班服务近800小时,确保当天取号申请当天受理完毕,切实减少跑腿次数,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微信公众号每月更新推送市中心城区新增可办证项目名单,截至目前,今年已公布5期名单,涉及63个房地产开发项目近万套住房,让群众及时知晓及时办证。同时,还联合邮政开通了免费寄证服务。

加大化解“力度”,让办证不再愁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始终把化解房产办证遗留问题作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点,持续用力、抓紧抓实,推动见行动见效果。今年年初,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加快解决不动产登记若干历史遗留问题的通知》(自然资发〔2021〕1号),该局第一时间研究贯彻落实,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出台《关于处理市中心城区不动产验收登记有关历史遗留问题的会议纪要》,从用地、验收、办证等方面制订16条具体措施,进一步破解遗留问题办证难点、堵点。今年初以来,市本级完成14个历史遗留问题项目验收(3个项目纳入集中化解行动),其中正一街燕泉河安置楼、桂门岭公租房、储源综合楼、苏仙供电所、燕泉苑、二月花、解放苑等7个项目已办理或正办理不动产权证。进一步突出重点,制订了《关于“旧城改造”项目不动产权证办理信访突出问题集中化解工作方案》,扎实开展有房证无地证的旧城改造项目不动产权证办理的专项行动。目前,已完成第一批20个项目约1081户的摸底调查,下一步拟按程序公告后报市政府,补办用地手续,完成换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