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进一步彰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版次:A05    作者:来源:    2022年09月19日

□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江波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地方人大工作的领航灯塔和行动指南。其中专章就“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进行重点论述,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全市各级人大要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始终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始终做到为人民用权、为人民履职、为人民服务,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进一步彰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

把人民立场站得更稳。人民性是人大工作的根本属性,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自觉站在人民立场想问题、作决策、推工作。立法项目和监督议题确定前、重大事项决议决定作出前、代表议案建议提出前,都要走出院子、迈开步子、扑下身子,深入一线、沉到基层充分开展调查研究,把人民群众最关切的是什么、最期盼的是什么、最需要的是什么,搞得清清楚楚、弄得明明白白,确保人大系统、人大工作始终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把人民参与抓得更实。更加注重落实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把扩大公众参与度、增强工作透明度、提升社会认同度作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的重大举措,不断完善人大的组织制度、会议制度、工作程序和运行机制,着力推动人大代表、人民群众参与立法调研、集中审议、执法检查、建议办理成为常态,更加密切人大机关与人大代表、人民群众的联系,使人民各项权利能够通过法定途径、渠道、方式、程序,真实、生动、具体地体现在人大工作各方面,确保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各个环节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

把人民关切答得更好。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主动发力、集成发力、持续发力,每年干成几件有分量、有质量、有影响的大事、要事、实事。当前要继续做好居家养老服务立法,听取审议教育“双减”、稳岗就业、环境保护等专项工作报告,建筑法执法检查、代表议案建议督办等相关领域工作,用高质量立法工作、高效能监督工作、高水平代表工作推动政府及其部门坚持法治思维引领,加强政策供给,补齐民生短板,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进一步提升人大工作的“民生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