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庆生:让生命的每个阶段都尽情燃烧

版次:A04    作者:来源:    2022年12月09日

□ 郴州日报·今日郴州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周慧

黄庆生深耕教育26年,以心育心、以德育德,做有灵魂的教育者,是他始终坚守的教育初心。从走上市一中的讲坛,到沉潜山区进行教育扶贫;从承担市一中北校区棘手的征地拆迁工作,到想法设法提高这所新学校的教育质量,在人生的每个阶段肩挑重任、面临抉择时,黄庆生都以工作需要为先,舍弃个人利益。他始终微笑着做事,用自己的爱心、信心、细心、责任心、感恩心,铸师魂、育英才、造福一方。

精心育人 琢玉成良器

黄庆生1974年出生于嘉禾农村,湖南师大本科学历,1996年9月到郴州市一中工作。在市一中的21年间,他任教语文,被评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担任过语文备课组组长,带过三届高三,三届初三。寒来暑往,他用一片丹心育桃李;方寸讲台,他用满腔赤诚铸师魂。

从走上讲台第一天起,黄庆生就把成为学者型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把握语文学科最新的改革趋势,他订阅了大量的专业杂志,积极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和各类语文教研会议和活动,虚心地学习各地专家和同行的经验。2009年3月,他的《劝学》课件获全国一等奖;2009年10月,他参加了在宁波举办的全国教学比武活动,所执教的《作文点评,捕捉动情点》获全国一等奖;2011年7月,他参加在扬州举行的全国课题研讨会,所主持的《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课题顺利结题并获一等奖。此外,他有多篇论文获省级以上奖励。

黄庆生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求知欲望,倡导愉悦教学法和个体实践教学法,成效显著。他所教的学生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香港科大等一流学府录取。理科生罗越文的数理化成绩优异,语文却是短板。黄庆生悉心指导,教其古文学习要点、作文写作技巧,高考时,罗越文语文考了120分的高分,以总分666分的成绩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

在黄庆生看来,教育要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面对基础较差的学生,他也乐教无穷。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为梦想拼搏奋斗,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他任教的班级中,一些基础很一般的学生,在他的激励和鞭策下,在高考考场超水平发挥,有的还被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名校录取。

潜心扶贫 启智奔前程

教育扶贫能提升贫困家庭的脱贫能力,开拓贫困人口子女的发展空间,使得贫困代际传递有了切断的可能。

黄庆生出身农民家庭,深知山区孩子生活的贫苦和对知识的渴望。他说:“在偏远乡村,在山野田岗,为贫困学子带来改变命运的机会,是老师的崇高使命,也是教育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战略目标中所应承担的职责。”

2004年,作为党员的黄庆生服从组织安排,到桂东县黄洞乡都辽村进行建整扶贫;2015年,到宜章白沙圩乡腊元村开展示范村建设;2016年,到宜章县里田镇龙溪村开展精准扶贫……

不停的脚步源于责任,奉献的情怀来自心底的大爱。

在桂东、宜章的贫困山区里,黄庆生孜孜不怠开展教育扶贫,他上课听课,认真参与教研教改、学校的行政管理和扫盲工作。2004在桂东建整扶贫期间,他帮助黄洞乡都辽村南华小学建了一栋教学楼,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办学条件。

2016年,他积极响应号召,代表市直教育系统参加精准扶贫,成了郴州市派驻宜章县里田镇龙溪村精准扶贫工作队的队员。黄庆生制订了《龙溪村教育扶贫规划》,建立起从读书到技能培训、充分就业、脱贫致富的教育脱贫之路。

他多方奔走,筹措助学资金13万元,为该村在校特困生提供奖、贷、勤、补、减、捐等各种资助。来自龙溪村贫困户家庭的残疾少女李翠萍,读完二年级就辍学在家,整整6年,她一个人躺坐在家无法行走,看不见升起的太阳,可这些从未消磨掉她对重返校园的渴求。黄庆生得知情况后,为李翠萍买了轮椅、文具和书籍,每天带她去上课、晒太阳。

为提高农村教师素质,黄庆生努力协调,促使湘南学院附小与里田镇学校结对帮扶,湘南学院附小每学期至少2次送课下乡,定期开展校园管理、教学教育交流,使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校园管理能力大幅提高。

扶贫先扶智。黄庆生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技术培训,他牵头与郴州电大、郴州高职院建立“订单”入学机制,开办电子商务、建筑、机械维修、烹饪、种养等应用型课程,村民自愿选择专业,就业后提高家庭收入,支持孩子求学。

黄庆生发挥教育专业优势,通过教育扶贫改变了贫困乡村的精神面貌。因扶贫工作卓有成效,他先后被评为“郴州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郴州市驻村帮扶工作先进个人”“贫困地区精准扶贫优秀人民教师”“优秀支教工作者”。

尽心夯基 聚力筑新校

市城区高中学位紧张,尤其西部片区没有一所公立高中。为解决高中入学难、初中大班额问题,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原郴州八达玻璃厂旧址基础上建一所新学校,这就是后来的郴州市第一中学北校区。

市一中北校区建设项目是全市重点工程,除了原八达玻璃厂旧址,还需要拆迁征地,工作千头万绪。

好老师总是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2017年,黄庆生刚从农村教育扶贫回来,就被安排到市化解大班额领导小组办公室、市一中新校区筹建办公室工作。

市一中北校区筹建需征地拆迁、棚改358户。拆迁户大多外出务工,要做他们的工作,黄庆生只能利用晚上和逢年过节村民返乡的时候上门。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讲政策,谈补偿,一家一户地做工作。期间诸多辛劳与辛酸,但黄庆生只要想到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就无怨无悔。经过不懈努力,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征地拆迁工作,没有留下纠纷、隐患,为学校的建设夯实了基础,他本人也被评为“2017年度郴州市征地拆迁工作先进个人”。

2017年—2019年两年多时间里,黄庆生勇挑重担,夙兴夜寐地忙碌,参与了市一中北校区的规划、设计、建设与办学等工作,见证了这所学校从一片废旧厂房变成了一所设施完备、环境幽雅的新学校。

2019年9月,市一中北校区正式开学,目前该校在校学生5300人,其中高中生4800人、初中生1500人,是一所由市政府主办的完全中学,市教育局直接管理,与市一中实行集团化办学。

作为市一中北校区校领导,黄庆生分管学校初中部、办公室、工会、督导室和前期项目建设事宜。近年来,市一中北校区的教育教学质量逐年上升,社会美誉度和认可度大幅提高。这其中,也凝结着黄庆生的智慧与心血。

教育承担的功能是延续祖国的未来。教育工作者的燃烧,换来了学生的成长。黄庆生为了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把每一个平凡的工作当作伟大的事业去对待,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尽情燃烧自己,用燃烧的光芒照亮学子前行的道路,唤起人们奋斗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