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融通气象新

——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上彰显新担当

版次:A06    作者:来源:    2024年01月28日

        全国文明村——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 (资料图)


        百里西河风光带一角(全媒体记者 欧阳常海 摄)


□ 郴州日报·今日郴州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陈红军

山之北,雪深;岭之南,已晴。郴州1.94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跨越层峦叠嶂的山岭,区域融通的脚步从未如此豪迈且铿锵。

从郴资桂一体化到郴佛对口合作,从城区更强引领到县域更有实力,从沙洲幸福新村到西河乡村振兴示范带……一个统筹有力、竞争有序、优势互补、配置高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破中立,进中攻,稳中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郴州最美的山水画卷里,蕴藏着区域协调发展最生动的图景。

城镇建设的破和立

由城镇化到城市化,由城市化到现代化,这是一条必须走的路。

在桂阳县太和镇社员村,当一辆纯电动公交车开进村,78岁的村民谢定国在村民的谦让中抢了头座,他一个劲地竖起大拇指点赞道:“用村里年轻后生时髦话说,这就是公交进村、生活出圈!”

为加快城乡融合,推进城镇化建设,桂阳县聚焦农村交通不便问题,组织科级以上干部下沉调研30余次,解决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具体问题30个。通过深入实施城乡公交化改造,开设98条城乡公交线路,实现了全县行政村城乡公交的全覆盖。

作为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的省级试点,临武县思路清晰、路径明确。在顶层设计上,明确全产业链发展带动城镇化建设模式。在具体路径上,实行“两条腿”走路,即一是以加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切口,大力探索推进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二是以优化县城公共服务供给为切口,大力探索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

推进城镇化建设,需要立中有破、先立后破。

聚焦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问题,郴州深入实施郴资桂“一核四极、两轴四带”一体化建设、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郴佛对口合作等重大战略,不断凸显城镇化建设的聚变效应和裂变效应。

《郴州市新型城镇化规划纲要(2021—2025)中期评估报告》显示,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63.6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76.05万人,城镇化率59.53%,接近规模期末60%的预期指标。

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闯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新路子。2023年,宜章、汝城、桂东、安仁四县11个新型城镇化推进工程项目全部开工,总投资22.78亿元,已完成投资16.41亿元,占比72%。

郴佛对口合作务实推进“八大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23年,郴佛合作在建重点产业项目14个,总投资68.57亿元;佛山企业达成来郴意向投资项目13个,总投资70.50亿元。

除了战略上的破和立,还有战术上的破和立。

“我们以城镇化为牵引,强化政策保障,落实一县一策,加强协调联动,有力推动城镇化建设的协同均衡发展。”郴州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朱阳辉欣然而言。

郴州不断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保障农民工等非户籍常住人口均等享有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政策措施,建立多元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和集约高效的建设用地利用机制,确保满足城镇化建设需求。

与此同时,大力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推进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推进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推进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创业就业质量。

2023年,全市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32个,完成投资20.41亿元,开工率和累计投资完成额全省排名第一;完成污水管网建设57.66公里,完成省里下达任务的234.9%;新建改造供水管网70.04公里,完成目标任务的107.9%;农网改造升级完成率、行政村通客运班车率、行政村通光纤率等均达100%。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郴州的道路更通畅,河流更清澈,小区更和美,城镇更亮丽。

县域经济的进与攻

拼什么,强什么?拼经济,强城市更强县域。

怎么拼,怎么强?扬各长,惟勇进更惟强攻。

郴州大力实施“强中心城区”战略,中心城区的竞争力、影响力显著提升。2023年前11个月,郴州高新区、郴州经开区分别完成技工贸总收入1052.40亿元和9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81%和20%;中心城区11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9.0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30%;中心城区107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82.4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21%。

县域经济强,则全域经济强。

做强县域经济,郴州的目标很明确——到2027年,力争地方财政收入10亿元以上的县市达到5个以上,1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县;到2030年,力争桂阳县GDP达到1000亿元以上,资兴、永兴、宜章、临武4个县达到500亿元以上。

郴州把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将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走找想促”的重要内容,亲自部署、亲自调研、亲自推动。11个县市区因地制宜、因县施策,补短板,扬优势,坚定走好县域经济发展之路。

“我们以差异化为突破,不搞一刀切,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全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郴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傅景龙感慨而言。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资兴市重点打造硅石新材料、大数据产业,桂阳县重点发展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智能家居制造,宜章县重点发展文旅、氟化学新材料,永兴县重点发展稀贵金属再生资源利用,嘉禾县重点发展绿色智能铸造,临武县重点发展特色种养及精深加工、锂电新能源,汝城县重点发展红色文旅、温泉康养,桂东县重点发展避暑康养,安仁县重点发展中药材产业和粮食生产加工。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渡,勇进者胜。

资兴攻“数”。

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全年采用全天候自然水冷,PUE值稳定在1.16以下,已签约落户5个数据中心共4.9万个机架,入驻淘宝、网宿等60余家企业,先后获评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国家新型数据中心、湖南省大数据灾备中心。

嘉禾攻“铸”。

嘉禾县全力打造“中国精铸小镇”,将256家铸造企业整合升级为135家,研发生产出全市第一台数控机床、全省第一台压铸机,成立全省唯一铸锻造产品检测检验中心,新上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生产线46条,新增钢壳电炉188座、打磨机器人56台、数控机床100台套,铸造产业产能、产值、税收等均不降反增。目前,嘉禾精工铸造已入选全省制造强省“五个100”项目。

桂东攻“凉”。

依托“绿”禀赋、“氧”资源、“凉”优势,桂东把氧气变人气、山区变景区、民房变客房,不断创响“中国氧都·凉快桂东”旅游品牌,全力打造全国知名的康养旅游目的地。2023年旅游旺季,全县旅游总收入约9亿元,直接带动就业1.5万人、旅游民宿从业人员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

办的是会,兴的是城。

郴州抢抓“办会兴城”契机,着力打造办会兴城新样板,成功创建国、省文旅品牌36个,被列为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地区,在“大湾区游客最喜欢的湖南20景区”榜单前6名中占4席。

临武的鸭,东江的橘,莽山的茶叶顶呱呱。

郴州做足“土特产”文章,深入推进蔬菜、柑橘、茶叶、生猪等“4+2百亿产业”建设,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优势特色农业全产业链产值达1700亿元。

守住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

郴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取缔关闭高污染企业1000多家,建成绿色工厂21个、绿色矿山109家,不断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临武三十六湾治理入选长江流域重金属治理典型案例,汝城县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资兴市成为湖南首个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乡村振兴的稳与兴

棋子落,乡村兴。

汝城沙洲,“幸福新村”一期14栋房屋主体工程已经完工,等待着沙洲村民的幸福入住。

“幸福新村”项目总占地面积32.68亩,总投资3000万元,规划建设48栋居民住宅。

“这个新村建得好,解了群众的急难愁盼,极大地满足了群众居住用房和发展民宿配套用房的需求。”65岁的“幸福新村”建房户张美英激动地说。

红色沙洲,幸福沙洲,不断续写“半条被子”故事的新精彩。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全面振兴乡村的题中之义。

西河畔,北湖区华塘镇塔水村,光影中的“枝青”,守望着旧时光,照得见新时尚。

“枝青”指的就是把50余栋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宿舍“唤醒”为民宿院子的枝青乡村度假酒店。

西河北湖沿线,老窗旧门,古砖旧瓦,700多栋老屋在“沉睡”。

北湖区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水美乡村项目,开展“老屋唤醒”行动,使一栋栋“沉睡”老屋重新焕发青春活力。

百里西河,百里画廊。夜宿梨山、和谐共享、鱼粉香瓦灶、醉美吴山……西河乡村振兴示范带70个美丽屋场、22个省级美丽乡村(和美湘村)示范村串珠成链、连线成片,堪称郴州乃至全省乡村全面振兴的“点睛之作”。

郴州始终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靠前指挥、部署研究、破解难点,每名市级领导联系1个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和1个西河乡村振兴示范带沿线村,精心选派677支工作队1875名队员驻村帮扶。

防止返贫,要守得住、稳得住。

“我们全面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对全市所有农村人口开展常态化、全覆盖预警监测。同时,积极推动就业帮扶,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抓实突出问题排查整改,严格项目资金资产管理,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郴州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佳文表示。

截至目前,全市通过产业、就业、医疗、教育、兜底保障等举措,共消除风险监测对象6889户16792人,未消除风险的监测对象全部落实三条以上帮扶措施,无一人返贫致贫。

产业振兴,要选得准,兴得起。

郴州认真开展产业帮扶项目回头看行动,深入开展“百企帮村、千社联户”活动,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与脱贫户、边缘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发展庭院经济,对符合贷款条件的脱贫群众“应贷尽贷”。

2023年,全市317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966个农民合作社、7376个家庭农场带动36.4万名脱贫人口发展产业;全年新增小额信贷2.82亿元,惠及脱贫户5918户。

2023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在全省排名前列;西河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经验做法获省政府大督查通报表扬,并在2023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我们相信,不管什么样的锁,都锁不住城乡融合、区域融通,一个共融、共兴、共享的现代化新郴州必将呼之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