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历史人文画卷 深化清廉郴州建设

版次:A03    作者:来源:    2025年03月09日

       


        《周敦颐在郴州》剧照


□ 傅平艳

2024年岁末,一部讲述北宋思想家周敦颐在郴州的从政经历和学术贡献故事的历史人文纪录片《周敦颐在郴州》在湖南电视台金鹰纪实频道播出,此后,中新网、人民网、央广网、央视频、文旅中国等中央、省级媒体相继进行了报道。同时,该片海外版通过新华社全球通讯社联盟(亚洲网)在全球进行发布推广,受到海内外观众一致好评。

这部由郴州市纪委监委、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联合出品的纪录片共分为三集,通过文献展陈、情景再现、专家访谈等方式,深入挖掘了周敦颐勤政、清廉、教化等优秀品质及事迹,生动展现了周敦颐在郴州的形象、事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不仅彰显了郴州作为“周程授受”教化之地的特殊地理位置,也高度呈现了周敦颐高洁的精神人品。

一、历史场景再现真切感人,文献资料翔实丰富

在上集《勤政启智》开篇中,一叶木舟在青山碧水间缓缓顺流而下,伫立于船头的周敦颐玉树临风、气度不凡。走马上任后的周敦颐面对郴州丘陵多、农田少的现状,积极推广农业。他深入田间地头,鼓励民众耕作的场景,以及修建县学、兴办学堂的场面清晰可见。在中集《教化润心》中,周敦颐在郴州为程颢、程颐讲学论道的场景和画面真切感人。

同时,该片的文献资料丰富翔实。如周敦颐撰写的《修学记》《爱莲说》,周敦颐“三仕郴州”在《宋史》《濂溪志》《周敦颐年谱》等文献中均有记载。又如明代罗洪先的《濂溪书院记》,程颢的《春日偶成》,周敦颐哲学思想的代表著作《太极图》《太极图说》,岳麓书院的对联“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大量的文献资料,进一步佐证了周敦颐的勤政廉政、睿智博学。

二、专家学者解读精彩到位,解说脚本引人入胜

片中采访了近十位知名专家学者,包括中南大学国学研究中心、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和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湘南学院周敦颐研究院的教授等,他们的解读见解独到,十分精彩,让人受益匪浅。如岳麓书院院长肖永明对周敦颐“首修县学”和以“孔颜之乐”教导“二程”,对周敦颐“上传孔孟,下启程朱”的解读;湖南省濂溪学研究会会长张京华对周敦颐《太极图说》《爱莲说》的解读;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吕双伟对程颢《春日偶成》的解读;中南大学国学研究中心主任刘立夫对周敦颐《拙赋》的解读等,充分体现了专家教授的专业水准和博学多才。

同时,该片的脚本精准精练,还原历史,引人入胜。如对周敦颐一生的概述,对古“郴”字、郴县、汝城及濂溪祠、濂溪书院的介绍,对周敦颐理学思想和“周程授受”以及《爱莲说》《太极图说》等的解说简短有力、底蕴深厚。

三、专业演员演绎惟妙惟肖,背景音乐感染力强

该片情景再现部分中,合乎场景和时代的角色服饰和与之相适配的道具等细节再现和还原了当时所处的年代和历史背景。周敦颐的扮演者夏添形象气质非常贴合角色,作为一名郴籍职业影视演员,他的演技精湛,表演娴熟,这样一来,增强了影片的视觉美感,使观众与影片中的人物形成共鸣,产生共情,让原本严肃的历史纪录片变得生动有趣。

同时,该片背景音乐运用得当,贯穿全剧,感染力极强,古琴悠扬空灵、深沉古朴;古筝圆润饱满,穿透力强;竹笛清脆细腻,有如“荡涤之声”。古典音乐的循环播出,烘托氛围,如诗如歌,如泣如诉,余音袅袅。

四、经典故事穿插恰到好处,实景实况运用巧妙

经典故事的运用可以起到画龙点睛、承上启下、传情达意的作用,有着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在该片中,穿插了许多关于周敦颐脍炙人口、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如上集中,郴州知州李初平去世后,周敦颐照顾其家庭的故事;中集中,周敦颐教导“二程”“周程授受”“手授《太极图》”,以及创立宋代理学的故事;下集中,周敦颐“钱不满百”的故事,周敦颐给侄子写手帖“汝切不得来!不得来!”的故事等,恰如其分贯穿其间,无不体现周敦颐为官清廉、淡泊名利的品质,也映照出周敦颐心灵的明净与澄澈。

同时,该片在实景实况的运用上十分巧妙灵活。如上集开篇“一群小学生在爱莲湖濂溪书院朗读《爱莲说》”;中集开篇“周敦颐在书院带领‘二程’朗读《论语》中的《雍也》”;下集中“党员干部走进爱莲湖畔的濂溪书院,参加廉洁文化教育学习”“讲解员为前来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讲解周敦颐的清廉故事”等,这些画面不仅增强了该片的历史厚重感,也使得这部历史纪录片不呆板、不乏味。

五、激励后世意义重大深远,文化洗礼教育并进

该片富有满满的正能量,对于激励后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郴州的发展影响深远。首先,周敦颐在郴州期间,重农劝耕,勤政务实,积极兴办学校,重修县学,构筑书堂,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文化和教育事业。其次,周敦颐在郴州任官期间,清正廉洁,生活俭朴,其廉政思想也在郴州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实践,对当地官员和百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推进郴州廉政文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他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爱莲思想,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写照,也成为湖湘文化及后人廉洁为政的典范。

纪录片的上映与发布,有效提升了郴州知名度和历史厚重感,让周敦颐这张郴州的“世界级文化名片”再度在国际上熠熠生辉,让郴州这颗历史文化的明珠再度闪烁着绚丽的光芒,同时也为郴州地方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郴州走向世界舞台提供了全新路径。

近日,纪录片《周敦颐在郴州》交流座谈会在爱莲湖濂溪书院举行,笔者有幸受邀参加。情之所至,不由赋诗一首以抒怀:

爱莲湖畔品佳片,观者云集仰茂叔。

勤政为民实典范,讲学论道是鸿儒。

修身律己德行正,教化倾心境界舒。

君子清廉传万代,激发后世展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