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县打造珍稀白毛茶产业集聚区

版次:A03    作者:来源:    2025年03月10日

郴州日报·今日郴州客户端讯(通讯员 邓生祥)春风劲吹,湖南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内的称沟湾千亩汝城白毛茶基地茶山披绿。连日来,茶农们正铆足干劲挥锄培土,移栽茶叶新苗,为山野增添新绿,也为村民的“钱袋子”播下希望。

在已起好垄的基地上,茶农张中发熟练地挖出深浅一致的土坑,几位村民紧跟其后,协同放苗、扶正、培土,一排排整齐的茶畦迅速成形。“种植深度是关键,25厘米深最适宜,这样既能保水又能避免闷根。”张中发介绍。

近年来,在当地茶叶企业的引领下,该基地已发展白毛茶种植面积2000余亩,预计丰产期年产值将突破5000万元,可带动1500多户群众创收2300万元。茶农郭海燕是受益者之一,她在茶园从事栽苗、采茶、管护等工作,日薪150元,每年务工8个月就能挣到2万多元。郭海燕感慨地说:“家门口务工干活,挣钱顾家两不误,孩子学费、家用开支等都轻松多了。”

茶园负责人张良芳表示,近期雨水充足,土壤条件适宜,他们组织了100多人的“突击队”,分赴山头地块同步作业,一周左右就能完成种植,成活率将超九成。今年,该基地新增500亩茶园,预计带动周边农户户均增收1.2万元。

汝城白毛茶作为中国罕见珍贵的大叶多毛野生茶,是湖南四大特色珍稀地方茶树种质资源之一。其色泽翠绿,茸毛特多,清香宜人,滋味鲜甜又回甘,多次荣获国内外大奖。近年来,汝城县将发展白毛茶产业列为重点攻坚项目,累计投入6000万元,成立了产业发展专项协调指挥部,聘请专家团队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了白毛茶公共品牌服务中心,健全完善了品种保护繁育、品牌培育发展等机制。同时,该县着力打造野生白毛茶核心区、传统种植区等多个板块,按照“合作社+农户+企业”的发展模式,推动茶叶种植扩面提质。

为做大做强白毛茶产业,汝城县积极鼓励引导各类产业主体和社会资本参与进来,建设茶基地,繁荣茶经济。通过制定扶持政策、落实产业奖补,该县协调鼓励金融机构对茶农和企业加大信贷支持等方式,对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品牌建设等项目,优先安排落实资金,切实加强要素保障。同时,该县与湖南农科院、湖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搭建“产学研”平台,联合开展快繁技术、高产栽培规程、品种选育、生态环境分析、加工技术创新等课题攻关,破解“卡脖子”难题,筑牢科技创新支撑。

截至2024年底,全县的汝城白毛茶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年产干茶10350吨,年加工产值5亿元,还扶持培育了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规模以上企业12家。其中,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湖南木草人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标准化育苗基地6个,成功选育汝城白毛茶优良株系56个,在多地开辟多个标准化产业基地,其开发制作的白毛尖和白毫银针等名特产,获得了湖南茶叶“三茶统筹”示范品牌、湖南省文化旅游商品大赛金奖和第二十四届中国中部(湖南)农博会金奖等殊荣,线上线下销售火热。

如今,汝城县白毛茶种植面积越拓越宽,串珠成链、集聚成势。按照今年发展规划,该县计划新增种植面积3000亩。在大坪镇平湾村、热水镇同心村、三江口镇大塘村等地,村民们正抢抓农时移栽新茶苗,不断扩大茶园面积,连片白毛茶基地正在加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