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你,是“娜”样美好!

——记郴州市第六中学观山学校校长谢娜

版次:A02    作者:来源:    2025年04月13日

□ 郴州日报·今日郴州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唐丽 通讯员 谭海

有人问,什么是教育的底色?她的答案是:爱,如晨光般清澈,既能照亮知识的高塔,亦能抚平成长的褶皱。17岁选择扎根偏远乡村,用稚嫩的肩膀扛起“师范”二字的重量,28年的光阴里,她的身影始终与三尺讲台重叠,温润着教育的每一寸土壤。

教学:以爱为炬,点亮求知星火

“教育的艺术在于点燃学生内心的火焰。”1997年中师毕业后,谢娜主动选择来到苏仙区偏远乡镇太平乡任教,开启自己的教育生涯。28年来,她始终坚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教育理念,将关怀融入教学细节:鼓励的眼神、耐心的辅导、尊重个性差异,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被看见的温暖。

担任班主任18年,她不仅用百万字写下了名为《笔尖下灵动的生命》的班主任日记,记录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还用一张“心情日记共享课桌”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她将自己的心情日记和教书心得摆放在书桌上,每一个孩子都可以自由翻阅。日记里有师生间的亲切交流,有师生间的误会释然,有对一些孩子说的悄悄话,鼓励他们通过文字表达心声。她还会悄悄地放置一些能引起孩子关注的课外书籍,用一张小小的书桌,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疫情防控期间,她组建“快乐大本营”线上群,每日用励志名言开启课堂,组织征文投稿、文言文抽测,让69天的网课“活而不乱,井井有条”。

“课堂是学生的舞台。”谢娜始终坚守教学一线,倡导“自信、快乐”的学习氛围。她组织创建了“‘00后’的灵魂在飞舞”博客,倾听学生真实想法,让教育从单向传授变为双向奔赴。

湖南省初中“青年精英教师”培养对象、湖南省“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名师”培养对象,郴州市中小学(幼儿园)市级骨干教师、2014年明星杯优秀教师,苏仙区“优秀教师”、苏仙区“十佳教学能手”、苏仙区2020年“停课不停学”线上教育教学优秀教师等荣誉,均是对她认认真真上课、勤勤恳恳教学,不断寻求教学理念的发展和创新的充分肯定。

治校:以师为基,深耕育人沃土

担任校长后,谢娜将“爱”延伸至治校理念。她坚持每天提早一小时到岗,关心教师的生活,热心为教师排忧解难,诚心为教师办实事,以“责在人先,利在人后”的作风凝聚团队。办公桌对面的“学生专座”,是她与孩子们平等对话的象征。“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校长都会倾听。”一名学生感慨道。

为提升学校治理水平,她提出“有文化、有特色、有质量、有口碑”的办学目标,构建“1+2+N”课后服务体系:基础辅导夯实学业,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厚植家国情怀,“N”则是根据学生的兴趣意向和特长设置了包括昆曲、剪纸、足球、篮球、排球、书法、版画、口风琴、拉丁舞、美食、棋艺等30余个社团,真正让“终身爱好”从口号到落地生根。观山文学社在她的指导下创办校刊《观山》,在师生中营造出热爱阅读与写作的浓厚文学氛围,各年级各班相继开展诗词书写、诗配画等活动,推动“浅阅读”转向“真阅读”。

在教师培养上,她坚信“强校必先强师”。她不仅自己积极参与青蓝工程等师徒结对活动,还在教学策略、学生管理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给青年教师提供指导和支持,坚持以师德建设常态化、师德典型精准化、师德演讲主题化三条路径来不断增强教师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并在全校范围内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研修共同体,让每一位老师“专业强起来,事业宽起来”。建校仅三年,观山学校已成为群众口中的“家门口好学校”。

育人:以责为任,播撒大爱之光

在谢娜的心里,教育不仅是校园内的事,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她多次参与校内外的爱心捐赠活动,为困境师生送去温暖;她主动承担公益培训任务,为苏仙区新进教师、湘南学院毕业生传授经验,并利用网络平台分享教育心得,影响教育从业者;她关注中小学德育工作,主持《大德育视域下“女排精神”融入初级中学育人体系的实践与研究》和《义务教育阶段边缘学生自我价值认同与集体价值归属的策略研究》等课题研究,探索德育新路径;作为校长,她引领区域教育发展,培养骨干教师团队,致力将观山学校的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育人样本。

从乡村到城市,从青涩教师到掌舵名校,谢娜用28年诠释了“清澈的爱”如何滋养教育沃土。她以教学为根、以治校为干、以育人为叶,让教育之树常青。正如学生所言:“遇见你是‘娜’样美好!”——这份美好,正随着她的脚步,温暖更多心灵,照亮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