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03 作者:来源: 2025年04月29日
□ 郴州日报·今日郴州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谭洁
仲春四月,郴州全域进入汛期。
4月22日,绵绵春雨笼罩下的资兴市兴宁镇百嘉洞村显得格外清新美丽,数台挖掘机正在流水潺潺、穿村而过的上盈河岸开展灾后重建施工作业:河道清淤、断面疏浚……不远处,重新选址设计修建的两边江桥即将进行桥面混凝土浇筑,长26米、宽7米的钢筋水泥桥横跨河两岸。
“从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恢复到村民过渡性搬迁安置,从产业发展到生态修复,对口支援我们村重建的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把方方面面的工作都做得很扎实、很专业,村里每天都有新变化,修复后的通村道路、河道、沟渠变得更宽敞整洁、安全坚固了。”村民李庆霞言语中透着感激和幸福。
无独有偶。五公里开外的州门司镇白筱村,披上了混凝土“盔甲”的州门司河蜿蜒于沃野之间。
“从去年12月进场施工到今年3月25日全面完工,我们累计投入2000万元,完成了河道治理11.26公里、混凝土护岸7.8公里、清淤疏浚5.2公里、排洪渠修复160米。”负责州门司河修复治理的郴州市水电建设公司项目经理陈波表示,修复后的河道水流断面拓宽了、河堤加固了,防洪能力有了大幅提升,能安全应对常规汛期。
水利基础设施有力有序加速推进攻坚,为受灾群众顺利春耕、安全度汛奠定基础是2024年资兴市“7·26”特大暴雨灾害灾后重建工作的生动缩影。
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对口支援工作队队长袁振华坦言,对口支援百嘉洞村的各项重建项目能顺利推进,得益于郴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施工中遇到困难,只要向上反映,郴州市支持资兴灾后重建工作指挥部支持指导组(以下简称‘指挥部支持指导组’)都会第一时间统筹调度市直相关成员单位赶赴现场协商解决。”
在“统”上提优、在“快”上提速,在“质”上提标。自2024年8月资兴市进入灾后重建以来,指挥部支持指导组瞄准“一年基本恢复、两年巩固提升、三年全面发展”总目标,组建专班常驻资兴市,积极争资立项,迅速出台《郴州市支持指导资兴“格美”台风灾后重建工作机制》,制定《郴州市发改委等14个部门支持指导资兴“格美”台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时间节点,坚持日报告、周汇报,及时协调力量调度指导、跟踪督办对口支援单位和相关部门的项目推进和请求事项,为做实做细灾后重建工作畅通机制体制、破除政策壁垒、化解难点堵点。
截至4月18日,资兴市15条重要县道乡道、东江湖航道、150座灾毁桥梁、16条共建共享通信主线、20条接入层线路、10条电力线路、4万亩受损耕地、218万平方米受损养殖水面、35条重要河道、116处山洪沟壑、74.9公里森林防火道完成恢复重建,5038户安置户妥善完成避险搬迁安置……受灾群众的美好家园正日渐复兴、生产生活秩序正加速恢复。
3月3日,郴州市2025年防汛地灾军地联合应急演练在州门司镇塘家湾村举行。
此次应急演练模拟“7·26”山洪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援过程,涵盖了预警发布与响应、群众紧急转移避险安置、河堤抢险、道路桥梁中断应急抢通、电力中断应急抢修及保障、通信中断应急抢修及保障、遇险群众救援、无人机航空救援等8项内容。演练中,各小组紧密配合,成功完成了人员转移、伤员搜救、管线抢修、道路抢通等任务。演练过程紧张有序,贴近实战,充分展示了抢险救援队伍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为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筑起了坚实的防线。
恢复重建不仅是让人民群众有基本生活保障、有安全住房、有稳定收入,更要有应急避险意识和能力。指挥部支持指导组痛定思痛,在“防”上下足功夫,深入镇、村督导抽查避险演练和应急物资储备情况,督促落实“631”预警预报叫应机制、避险转移“四个一律”和“五个关键环节”,组成4个调研指导组对资兴市各乡镇(街道)及部分村的防汛备汛、防灾减灾、应急管理等工作开展实地调研指导,为资兴市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以道路、河道、水库(山塘)、地灾隐患点为重点,督促资兴市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加强日常巡查管控,进一步做好风险隐患排查整改、监测预警、避险转移等核心工作,全面消除安全隐患,不断提升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
人到半山不停步,船到中流当奋楫。指挥部支持指导组将继续用心用情投入资兴市灾后重建的加速攻坚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