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04 作者:来源: 2025年05月07日
李珏(左)在接受记者采访
初中毕业后,李珏选择外出打工,当过服务员、进过工厂,做过水电安装、餐饮行业、开过出租车,尝遍了人间冷暖。2012年,他依托家乡东江湖蜜橘产业起步,从果农转型为创业者,2015年成立资兴市果农富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专注绿色防控产品研发销售与生态农业拓展,同时打造残疾人就业平台。其创业项目《助梦残翼》获第十一届湖南省青年创青春大赛(社会企业专项)银奖。公司现有员工超200人,其中残疾人占比超80%,累计培训残障人士8000余人次。近日,本报记者陈卫专访了李珏,了解其如何成为残疾人创业的标杆。
陈卫:您从一名果农成长为企业家,过程中最深刻的转折点是什么?
李珏:我摆过摊、开过店,甚至被许多家企业拒之门外,但家乡的柑橘让我找到了方向。2015年的冬天,我外销了30万公斤东江湖蜜橘,赚到人生第一桶金。后来,我通过网络了解到以黏虫板和杀虫灯、黏虫胶为主的绿色防控产品可以有效地代替农药,它既突出了环保,又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便毅然决定走绿色防控之路、发展绿色农业。
陈卫:创业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您是如何克服的?
李珏:资金、技术、管理,样样难。比如推广绿色防控产品时,农户最初不信“不用农药能杀虫”,把产品免费发放给农户用,他们也不愿意尝试。后来,在政府的帮助扶持下,让我参加创业培训、给我贴息贷款等,事业慢慢有了起色。我们反复试验,拿装满虫子的太阳能灯给种植户看,市场也逐渐打开了。
陈卫:您将企业明确定位为“社会企业”,这种定位背后体现了怎样的初心?
李珏:我始终相信“自强改变未来,努力改变生活。”残疾人的困境不仅是身体障碍,更是社会接纳的缺失。我认为《助梦残翼》不单是商业项目,更是系统性解决方案,提供技能培训、心理辅导等,让他们在社会上有一技之长,立身之本,对美好生活更有追求、更有信心。
陈卫:您提到计划建立全国首个残疾人创业园,这是一个很有前瞻性的构想。
李珏:我深知残疾人没工作、没收入时的自卑与痛苦,安置更多的残疾人就业是我最大的心愿。未来,我计划在资兴建立全国首个残疾人创业园,整合培训、就业、孵化功能,让残障者在“家门口”就能工作。同时,拓展跨境电商,把太阳能灯、USB数据线卖到海外,用国际订单支撑更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