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01 作者:来源: 2025年05月23日
□ 郴江潮工作室
搭乘地铁或公交、新能源车出行、节约用电……这些都能帮你积攒个人碳减排量,最终能直接抵扣银行贷款利息!近日,武汉市民魏女士用4.5万克碳减排量抵扣90元房贷利息的新闻引发热议。不少人惊讶地发现:原来低碳生活也能成为可量化的经济红利!
低碳生活与经济红利,这两个词看似天然“对立”。就好比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好吃的不健康,健康的不好吃。仿佛我们要过低碳生活,就必然要让步、妥协,牺牲一部分生活的便利。
事实上,我国碳市场覆盖企业年减排量正在不断增长,但居民的参与度却明显不高。这种“产业热、民间冷”的割裂现象,暴露出低碳转型的现实问题——公众的绿色出行、节能降耗等行为大部分停留在道德倡导的层面,缺乏系统性价值转化的渠道。
武汉的探索给出了思路:通过构建“行为记录—减排量化—价值转化”的机制,让市民每次公交出行获得的碳积分,既能兑换奶茶优惠券,又能抵扣房贷利息。这种将个体行为纳入城市碳治理体系的创新,能从根本上促进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郴州坐拥东江湖81亿立方米优质水源,桂东、宜章莽山等地皆是“天然氧吧”,却也背负着有色金属产业的转型压力。当武汉的“武碳江湖”小程序串联起地铁、便利店与银行系统时,郴州更需要思考:如何让“碳普惠”与“有色金属之乡”的产业特色、“山水画卷”的文旅特质产生化学反应?
在武汉案例中,银行“1000克碳积分抵2元房贷利息”的设计之所以奏效,正是抓住了“经济杠杆撬动行为改变”的原则。对于郴州而言,这种思维可以具象化为“骑行莽山兑换民宿折扣”“无塑购物积分兑换栖凤渡鱼粉”等,让游客的碳减排量能转化为实打实的文旅消费权益,低碳行为不再是环保主义的抽象表达,而成为触手可及的生活选择。
郴州还可以学习开发类似“武碳江湖”这样的平台,将分散的公交卡、旅游年卡、商铺会员等功能整合为统一的碳账户,让市民直观感受到“绿色生活创造经济价值”的获得感。
真正的可持续转型,既需要711时光小镇这样的工业遗产绿色重生,也离不开每个市民早餐时少用一次性餐具、通勤时多选公交出行的点滴积累。每个人的低碳足迹都能被计量、被尊重、被赋能,最终必将汇聚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