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中成长

——安仁县融媒体中心系统性变革纪实

版次:A03    作者:来源:    2025年05月23日

□ 通讯员 谭利炳

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浪潮中,融媒体改革成为安仁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点。安仁县融媒体中心以“不破不立”的决心,用三年完成系统性变革:设备陈旧的广电机构变身智慧化传播矩阵,人才结构不合理现象进一步优化,运营模式由单一传统迈向多元发展。这一改革让安仁融媒成为全省县级融媒体建设标杆,探索出“小县办成大融媒”的创新路径。

安仁县融媒体中心获评“全省县级融媒体建设和基层播出机构示范单位”;2025年郴州市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推进会在安仁县举办,安仁县融媒体中心作典型发言。

破旧立新:刀刃向内重塑发展动能

走进焕然一新的安仁县融媒体中心,智能化办公区、多功能演播厅、数字化编辑室一应俱全。而三年前,这里体制僵化、经营困顿、服务乏力:全额编制人员不足50%,非采编岗位占比近80%,广告收入下滑,传统媒体收视低迷。

“改革要先向自己开刀。”安仁县融媒体中心主任肖拾全称,中心以架构重组为突破口,优化为新闻、经营、保障三大中心。新闻中心重构“策采编发”流程,经营中心借文化产业公司开拓市场,保障中心强化行政支持,形成“事业+企业”双轮驱动。同时,通过竞聘、转岗分流,团队精简50%;实施《全媒体人才专项引进计划》,三年引进25名专业人才,队伍向“全媒复合型”转变。肖拾全表示,如今记者能写稿、拍摄、制作新媒体产品。

内容为王:守正创新筑牢舆论阵地

安仁县融媒体中心推行“选题众创”机制,打造《药膳里的安仁》《烟火里的安仁》等爆款短视频。视频号发稿量从2023年不足100条增至2024年771条,同比增长800%;视频号与抖音号累计播放量破亿。重大主题报道中,团队成绩斐然:2023年央视上稿18条,2024年21条,2025年一季度13条,同比增长110%,实现央视《焦点访谈》零的突破,单条切片视频流量达100万+,在《新闻直播间》实现到安仁现场连线直播时长之最。

变革背后是激励机制创新。该中心打破身份限制,实行“多劳多得、优稿优酬”绩效考核,采编一线绩效占比达50%,设“爆款内容特别奖”。2024年以来,50万+作品超30条,形成“全员争创精品”氛围。

产业突围:跨界融合激活造血功能

为培育创新沃土,安仁县委、县政府将融媒体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重点,进行顶层设计,赋予“四个优先”政策:县直单位网站运营权、节庆会展策划权、便民服务接入权、社会宣传阵地运维权由融媒体优先执行。政府投入2000万元购置无人机平台无偿划转中心使用,协调社会资本注资,构建“政策支持+市场运作”的创新生态。

安仁融媒农品馆线下实体店内,上百种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线上平台“安仁融媒农品馆”自2024年7月启动,开展百余场助农直播,带动销售超1万单,为农户增收超百万元。产业拓展部副主任黄新娥称,通过产业反哺事业,去年营收600多万元,实现从“输血”向“造血”转变。

这只是安仁融媒产业生态的一角。该中心以“媒体+”为核心,打造无人机巡检、电商助农、技能培训等五大产业板块。在低空经济领域,依托政府划转的工业无人机平台,开展应急巡检、城市管理服务;数字赋能方面,成立AI工作室开发智能融媒产品;与行业头部企业组建产业联盟,引入1.2亿元运营户外广告特许经营权。

温度与高度:改革红利惠及民生

中午,安仁县融媒体中心食堂里饭香四溢,记者们边用餐边讨论选题;人才公寓里,90后记者小黄整理素材:“吃住无忧,更能专注工作。”这些暖心场景源于员工关爱工程,通过向上争资和产业反哺,建成人才公寓和食堂,让改革成果惠及员工。

对群众而言,改革获得感更真切。通过“智慧广电+公共服务”模式,该中心完成全国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县级标准化试点建设,硬件设施和服务能力提升;助农直播让山货出村,非遗短视频让传统手艺焕新,助力农户增收,彰显媒体变革成效。

从“金牌喉舌”到“智慧大脑”,从“宣传平台”到“经济引擎”,安仁融媒转型生机勃勃。肖拾全称,这场变革正重新定义县域媒体融合现代范式。食堂饭香传递变革温度,无人机轨迹描绘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安仁融媒故事仍在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