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是郴州

版次:A03    作者:来源:    2025年05月24日

参赛作者:雷超(郴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我的家乡是郴州,一个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地处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交错地带的南方小城。学生时代的我,对于家乡的“小”,起初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概念,直到2008年参加高考,我考上了外地的高校。

2008年的郴州,没有高铁,更没有机场,要到山东青岛去上大学,我只能坐绿皮火车。而且连绿皮火车都没有直达的线路,必须先去株洲,再由株洲转乘开往青岛的列车。前后两段车程,加起来要在火车上熬满17个小时,经停山东省内的各主要城市,最后才到达青岛。漫漫求学路就此开启。

2009年12月26日,随着京广高速铁路武广段开通运营,郴州迈入了高铁时代。可即便有了高铁,郴州到青岛之间依然无直达车次。高铁虽缩短了我往返家乡和学校之间的总时长,却依旧避免不了高铁转飞机或者高铁转绿皮火车的折腾与颠簸。

大四那年,我走上了考研之路。经历了整天的研究生入学笔试后,晚上在考点周边干饭的我偶遇了几名山东当地的“考友”。简单交流过后,我惊讶地发现,其中竟然有人知道我的家乡郴州,他们甚至还能一本正经地吟出北宋文学家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里的名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那一刻我喜不自胜,为自己的家乡感到深深的自豪——我的家乡已经走出湖南,蜚声在外。

作为土生土长的郴州姑娘,我生于斯、长于斯,学成归来后又毅然决然地躬耕于斯、歌哭于斯,与万千同乡和异乡的劳动者们,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一道品尝酸甜苦辣,经历悲欢离合,体验喜怒哀乐,将个人的未来融入城市的乐章。

经过数年的发展,作为湖南“南大门”的郴州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交通不便的南方小城。随着北湖机场的通航,郴州有了自己的客运机场;城际交通更加便利,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厦蓉高速公路、107国道、106国道等纵横境内,让“说走就走的旅行”变为了现实。

我的家乡郴州,是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的革命老区。郴州有161处重要红色资源,是全省仅次于长沙的红色资源大市;闻名全国的“半条被子”的故事,就发生在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从郴州这片红色热土里走出了一大批为革命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革命将士和英雄人物,黄克诚、邓中夏、萧克……

我的家乡郴州,是无一山不奇、无寸土不丽的旅游胜地。当年,徐霞客曾站在瓦窑坪村口码头,眺望对岸的神仙寨,游至郴州的翠江沿岸时,感叹郴州的山水之美和人文之韵;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途经郴州,于北湖写下“叉鱼春岸阔,此兴在中宵。大炬然如昼,长船缚似桥”的名句。“山水画卷,郴州相见”。2023年,郴州成功承办了第二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高椅岭、裕后街、北湖水月、莽山国家森林公园、苏仙岭、万华岩、阳山古村、飞天山国家地质公园、仰天湖大草原等一众景区随之火爆出圈,郴州旅游迎来了热辣滚烫的黄金时代。

我的家乡郴州,是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发展高地。秉承“开放包容、求实创新”的精神,一代又一代的郴州人民胼手胝足,前赴后继,深入对接粤港澳,主动融入世界发展大潮。郴州,站到了更高的起点上,有力助推了湖南挺起“中部脊梁”。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是国家“宏大叙事”的中国梦,也是郴州“具体而微”的城市发展梦。小城市也有大作为,国家与城市双向奔赴,我的家乡必将迎来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