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04 作者:来源: 2025年06月25日
参赛作者:史涵沁(湖南农业大学)
读不尽的红楼,如同一场醒不来的大梦。
《红楼梦》故事很浅,它写儿女情长,有公子和红妆;《红楼梦》故事很深,它写人间至理,世态炎凉;《红楼梦》故事很短,中间只有十几年的历程;《红楼梦》故事很长,刚好能装得下整个大观园,还有世家大族书案上的明灭。
《红楼梦》问世两个半世纪以来,一直占据着中国文学史的突出地位。作为一部瑰宝般的文学名著写尽了人情冷暖,演绎了人生百态。《红楼梦》的主题是复调式的,它在对时代做出深刻反思的同时,也让读者懂得欣赏女性的美好,理解女性的才华和价值,懂得女性的悲剧和苦难,思考女性的理想和未来。从很多角度来说,红楼梦其实是一部女性色彩非常浓郁的小说,社会中所有女性的价值和命运,都是作品关心的。观念如此进步的小说,诞生于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这是一件何其伟大的事情。
《红楼梦》故事的挈领式人物叫贾雨村,原文写道:“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故曰‘贾雨村’云云。”可见贾雨村不过是曹雪芹以假言捏造的村人。而红楼梦的两大主角“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前者是林黛玉,后者是贾宝玉,一个是仙子,一个是灵石。故事的引子,挈领和主角都为凭空虚构,于是,才有了曹雪芹那首缘起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不仅仅是一个家族的故事,一个爱情故事或是神话故事,更是关心女性,同情女性和鼓励女性的故事,它是真正以女性为主角的一部小说。从贾母到巧儿,各个年龄段,姿态各异的女性,连带各等级的不同丫鬟、仆人,从顶级丫鬟袭人到低贱丫鬟坠儿,小说都会赋予她们各自的生存空间、生命价值。
在《红楼梦》中,女性是独立、丰富的人,没有失去女性本来的性别特征,这是历代讲述女性的作品都难以企及的。女性不再是只知循规蹈矩安分守己的闺中少女,不再是对男人言听计从的妇人,也不再是因国覆灭而背负罪名的红颜祸水。曹雪芹在把女子视为男人附属物的社会,把女子三从四德奉为金科玉律的时代,倾力塑造了一群蕙质兰心的女性,她们率真独立,灵秀聪慧,用富于灵性和才华的心灵感知生命的美好。其中林黛玉,她才华横溢,写诗作赋不让须眉;心如明镜,能够看透世事,而她有时尖酸刻薄的语言,似乎也在痛诉着那个时代的世俗不堪;她内心追求自由,并不愿意被封建社会所限制束缚。再如说出“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和“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的探春,在男尊女卑观念占据统治地位的社会中,此等言辞不失为豪言壮语,深具向男性挑战,反抗男尊女卑陈规陋习的女性意识。而处于下层的人物身上,同样也可以看见女性意识,如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晴雯,身为奴仆却敢于挑战封建社会权威和自身命运;香菱,虽命运多舛,也依旧活出诗意。除此之外,曹雪芹还挖掘出了女性身上巨大的潜能,平儿有口吐莲花伶俐之才,王熙凤有运筹帷幄治家之才。
曹公的女性观最深刻的地方莫过于他把女性当女性,尊重她们的性别特征,正因为平视女性,曹雪芹笔下的女性总是能够保持她们完整鲜明的性别特色与性格特色。无论她们扮演何种角色,是主是奴,是贵族抑或是平民,是命运出身好还是颠沛流离,是女儿还是母亲,是妻子还是妾室,也不管何种个性,痴或狂,贞或淫,儒或强……我们可以领略到她们作为女性的美和才华,理解红楼梦群芳绽放之本义。他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呼吁女子应当是人,并且是丰富的人,有作为的人。在那个时代已经是非常伟大和进步的观念。
《红楼梦》既是女性的赞歌,也是女性的悲剧。红楼梦中的女性无论她们身份高低贵贱,大多是命运悲惨的人物,即使她们的天资、才干、学识、容貌等无可挑剔,但在那个时代,都逃不过被奴役或被欺凌的命运。
自由的精神,独立的生活,是需要一种合适的土壤承载的,显然,那个时代没有这样的土壤。历史的洪流终究是太沉重,太猛烈了,生命有时如草芥,被迅速地淹没其中。但也有一些边缘的女性角色,她们仿佛给这个悲剧带来一些希望。比如秦可卿葬礼上,宝玉在乡间见到的二丫头,她质朴爽朗,教宝玉如何使用纺车,她是一个异类的存在,也是《红楼梦》女性世界点睛般的存在。再如一个因重了宝玉、黛玉名字而改名的红玉,一个低等丫鬟,长期被人嘲讽,却说出那句“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谁能守谁一辈子呢”。正因为这样女性的存在,才让《红楼梦》的女性世界并不是一味地“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还是有仿佛微光一般的存在,她们在黑暗中顽强生存,活出自我。我们在读红楼梦时,不仅仅是在读故事,而是在努力寻找一种对女性世界的认知了解,只有这样,红楼梦的意义才会变得更加深远。
从历史的吉光片羽中,我们可以发现《红楼梦》和清代启蒙思想还有当时社会中的女性觉醒是息息相关的。但在这之前,女性一直戴着封建礼教的镣铐,过着无力如物件般的一生,那个时代是她们身上最沉重的无形枷锁,却到处摸不着锁链,也摸不着钥匙。她们就在日复一日地不甘和灰心中过去了,在不见天日的深闺后宅里过去了。而《红楼梦》的出现像一声惊雷,给那个社会带来强烈震撼,它也曾进入闺阁被很多女孩传阅,将她们的灵魂唤醒。《红楼梦》就是这样一部伟大的经典,一部关于生命的书,尤其关于女性的命运,有着深刻的超越时代的思索。
当我们从性别的角度重新去看人类历史,我们会发现,人权的概念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但人权概念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并不包括女权。放眼望去,人类文明的辉煌历史,点缀其上的名字一个个莫不是男性。但拨开历史的尘埃,我们会听见,还有许多传奇女性在一个个充满动荡和大规模暴力的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她们如同烈焰玫瑰,在野蛮丛林里盛开出艳丽的花姿;她们如利剑,以最决绝的信念刺向来犯之敌。在那万般不由人的女子命运里,她们做出了自己的斗争。
人生之路,终究还需自己去走。那些伟大的作家及不屈的灵魂会穿越历史而来,以文字之星火,给后来的我们以温暖深情的抚慰和绵延不屈的力量。女性的自我觉醒、自我解放、自我价值的实现,无论何时开始,哪怕至暮年,都不会晚。在觉醒女性意识的人生路上,始终会有星火指引你前行的方向,而曹雪芹和他笔下的那些群芳绽放的红楼女儿便是这诸多中的一盏。相较于昨日,我们为这个时代的女性感到幸运,我们可以倾尽全力去掌控自己的命运,追寻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