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交创新对郴州公共交通升级的启示
版次:A02 作者:来源: 2025年07月04日
□ 通讯员 曾建军
城市公共交通维系着城市的活力与效率。广州,以其前瞻性的创新实践,为公交系统注入了强劲动能,其经验对正处于升级关键期的郴州交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广州公交创新实践精要:多维突破,引领升级
广州公交的成功在于其以需求为导向、科技为驱动、融合为路径的系统性创新。通过精准匹配多元化出行需求、应用前沿智能技术、深度挖掘公交服务附加值,构建了高效、便捷、富有吸引力的现代化公交体系,不仅提升了运营效能,更拓展了服务边界,树立了行业标杆。
多元服务,精准匹配需求。广州突破传统模式,依托“如约巴士”等定制产品,利用大数据实现“需求归集—阈值触发—动态开行”,累计开通定制公交线路1783条,服务超1.28亿人次;同时创新推出“商务巴士”和“羊城小巴”组合,累计运营78条高端专线和2条“扬手即停”响应式微巴线路,服务超900万人次。这一实践表明,公交服务需深度细分市场,以灵活供给满足个性化需求。
智能驱动,降本增效提质。广州积极布局L4级自动驾驶公交,已投入50辆,累计运行210万公里,在黄埔生物岛、琶洲数字经济区等特定区域开通便民示范线,形成独特的“广州模式”。数据显示,其全生命周期成本显著低于常规新能源车,单车年均节约近10万元,同时通过降低事故率、优化人车配比提升了运营效益。这表明智能化是提升公交效率与可持续性的关键路径。
融合创新,拓展价值边界。广州创造性打造“巴士+”模式,如“粤陶巴”(巴士+美食+文化)2024年接待1.7万人次;“巴士大学堂”(巴士+研学)与40余家教育机构合作,累计服务超16万人次;开发的公交积木等文创产品热销1.5万盒。实践证明,公交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连接文化、旅游、消费的移动平台,能有效提升城市文旅吸引力和商业价值。
郴州公交升级路径探索:立足实际,务实推进
郴州公交升级应立足自身城市规模、交通现状和资源禀赋,重点借鉴广州经验,分步实施务实举措,着力解决市民出行痛点,提升服务品质与吸引力。
推行精准定制与微循环服务。借鉴广州“如约巴士”模式,整合郴州现有“福城快车”和“站点巴士”资源,设计串联苏仙岭、东江湖、莽山等核心景点的假日旅游专线;参考“羊城小巴”经验,选用小型新能源车辆,覆盖老城区、新建社区及商业中心,与“绿波带”道路结合,实行“站内扬手停、到站按铃下”的灵活模式,减少固定站点限制。
构建智慧调度与信息体系。在现有北斗导航系统基础上,升级智能调度平台,实时监控车辆位置、速度及满载率,动态调整主干线路的发车间隔;在高铁站、火车站等枢纽站推广电子站牌,同步显示到站时间、线路查询及拥挤度信息,以低成本投入快速提升乘客体验。
探索“公交+”文旅融合模式。设计1至2条“文旅观光公交”线路,车辆外观融入福城文化元素,提供景点语音导览及“车票+小食体验包”增值服务;开发公交主题文创产品(如特色公交卡、巴士模型),在枢纽站设置售卖点,并通过“郴州公交通”App开设线上商城,与景区、酒店联动营销,实现文化传播与增收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