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湖南省劳动模范黄勇
版次:A01 作者:来源: 2025年07月08日
□ 郴州日报·今日郴州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唐思玲
七月的烈日下,城市的大街小巷穿梭着熟悉的邮政绿。黄勇,一位普通的邮政投递员,用人生中最美好的三十年光阴,将百万封信件、数十万份报纸准确送达,用脚步丈量出“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深度与温度。
精准投递 织就城市邮路网
“滴滴……滴滴……”早晨8时,汝城县邮政分公司朝阳路邮政分拣中心已响起此起彼伏的扫描声。黄勇手持扫描仪,娴熟地登记着当日的包裹。这位1994年入职的老邮政人,用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将每一份邮件准确送达。
“不管是在操作规范方面,还是为人处世、接待客户方面,他在我们这里都是标杆人物。”汝城县邮政分公司寄递业务部经理范帅对黄勇赞不绝口。从业三十载,黄勇骑坏了5辆自行车、3辆摩托车,日均派件量从最初的二三十件提升至如今的数百件,准确率始终保持100%。
回忆起初入行时的窘迫,黄勇记忆犹新:“那时不熟悉地形,经常延误时间、遭到埋怨、急得上火。”为此,他利用休息时间走遍大街小巷,将每栋楼号、每位客户的收件偏好都刻进脑海,逐步构建起精准的“活地图”配送网络。
黄勇深知,投递工作既要速度,更要温度。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夜晚,他都坚持将快件亲手送到客户手中。居民何建华感慨道:“他对工作认真负责,风雨无阻,保证了我们每位离退休老党员能及时看到报纸。”
执着追寻 破解投递难题
2000年夏天,一封寄往土桥镇青龙村的高考录取通知特快专递成了难题。通知书上预留的电话是空号,村委会的广播也因故障无法使用。但黄勇没有放弃,他背着沉重的投递包,在村子里挨家挨户地打听。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从一位热心村民那得知,孩子高考后随家人去广东打工了。
为了将这份至关重要的通知书送到考生家人手中,黄勇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到孩子的邻居、亲戚,辗转获得孩子父母在广东的联系方式,并将通知书顺利送达。当得知考生收到通知书后激动得热泪盈眶时,黄勇的内心也充满了成就感。
这样的故事,在黄勇30年的投递生涯中并不少见。对于每一封“疑难信件”,他都像守护一份珍贵的承诺一般,想方设法寻找收件人。经他手“起死回生”的信件多达400多封,实现了每年0投诉、100%的服务满意度。
正是这份坚守,让他荣获“湖南省劳动模范”称号。
真诚相助 温暖社区邻里
黄勇的邮路不仅是传递信件的路线,更是一条撒播爱心的轨迹。2002年的一个冬夜,他途经土桥镇黎明村时,突然听见曾眉寿老人家中传出痛苦的呻吟声。他立即上前敲门,却迟迟无人应答。意识到情况危急,黄勇当机立断翻墙入院,发现曾眉寿倒在地上,面色惨白。他二话不说,立即将曾眉寿送往镇卫生院,并在医院里忙前忙后,直到曾眉寿脱离危险。
此后,黄勇主动承担起照顾曾眉寿的责任。他不仅经常上门探望,为曾眉寿采购生活物资,陪曾眉寿聊天解闷,更在曾眉寿身体不适时及时送医就诊。在黄勇的悉心照料下,曾眉寿的生活逐渐恢复了正常。
30多年来,黄勇先后资助了10多名困难学生。他用微薄的工资为孩子们购买学习用品和书籍,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鼓励他们追逐梦想。在他的帮助下,孩子们顺利完成学业,开启了新的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