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隐身侠”

——郴电国际郴州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供水管网控漏降损小记

版次:A01    作者:来源:    2025年07月28日

□ 郴州日报·今日郴州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谭洁 通讯员 谷艳武

3月初的一个深夜,天气乍暖还寒。郴电国际郴州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自来水公司”)控漏损专班技术员紧盯手机屏幕,实时监测郴州城区监控表水流量数据时,发现爱莲湖片区湘南风情民俗街夜间瞬时流量异常,初步分析该片区存在供水管网暗漏点。

自来水公司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在凌晨开展管网闭水试验,确定暗漏确实存在,经验丰富的检漏团队随即出动。

在阴冷的暮色中,检漏队扛着专业设备,对片区进行全域探测摸排。他们紧握手电筒,趴在地面上,将耳朵紧贴听漏仪,凝神屏息倾听地下管道的水流声,“滋滋”异响的可疑之处则用红色油漆笔圈出。

撬井盖、查排污沟、开挖地面、维修或更换管道、地面复原……管道破裂点被“侦破”后,维修队紧跟着登场,继续在夜色中抢抓用水低峰时段,进行管网修复施工作业。

一群“隐身侠”高效协作、通宵达旦,暗漏点终于被修复。通过监控流量计白天和夜间数据分析,该片区162户住户用水漏损率下降27.7%。

无独有偶。6月8日深夜,监控表夜间流量显示北湖坳汽配厂小区管网暗漏,经“隐身侠”连夜抢修后,该小区夜间最小流量从原230—270吨/小时降低至1吨/小时。

这是自来水公司近年来加大资金、人力和技术投入,多措并举降低郴州城区管网漏损率的一个缩影。

2015年4月,国务院颁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全国供水企业的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2022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通知》要求,到2025年全国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力争控制在9%以内。而2024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显示,全国平均供水漏损率为14.4%,仍远高于国家考核目标。

自来水供水管网控漏降损,任重而道远。

错综复杂的时代难题

根据《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CJJ92-2016),水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物理漏失、账面计量损失、未计量违规用水、政策用水等四部分构成。

老旧管网破裂渗漏、道路开挖回填时挖断管道、老旧管网承压不足导致爆管,以及环卫、绿化、消防、公共服务、生态景观等违规取水,均可导致管网漏损。

郴州城区供水管网总长度2200余公里,其中30年以上运行的老旧供水管网约1200公里;

2024年,不当施工直接破坏供水管道次数达302次;

城东片区不规范取水的116台消防栓单月用水量达5.67万吨;

……

地下不可见、地面难管控、维护问题层出不穷。多年来,我市管网漏损居高不下,治理难点重重。

近两年来,自来水公司将管网漏损控制作为提升供水效能、保障民生服务的重要使命,从管网提质改造、智能化建设、账面漏损治理等层面加大投入、绵绵用力,实现了综合漏损率逐月下降的良好态势。

探索高效治理路径

供水管网是城市发展的“地下生命线”。

如何快速发现地下供水管网破损渗漏,从而找准漏点、精准修复、及时止损,是自来水公司于千头万绪中奋力攻坚的目标。

一方面,自来水公司自筹资金对爆管频繁、渗漏严重的老旧管网实施改扩建工程,改造香花路DN400、东风路DN300、国庆路DN600等多处老旧管网,提升了区域供水质量和用户用水体验。

另一方面,在面临较大资金压力无法大规模更换老旧管网的情况下,自来水公司借助科技赋能,创新构建“分时段压力调控+智能监测+主动维护”三位一体管理模式,探索高效治理的新路径——

启动管网GIS基础数据采集,先后与湖南合汇科技公司、郴州天卓管业公司合作,开展城区供水管网信息物探,对城东、城西、苏仙、北湖等片区DN200以下管网与水表信息进行测绘采集,发现并处理疑点3267处,为建立看得见、摸得着、可操控的数据库,逐步推进智慧水务平台建设夯实基础;

采用分区计量技术,实施网格化分级分区管理,以三大供水点和五大供水所为范围将全城划分为3个一级片区、5个二级片区,同时以物理边界、地形地势、管网运行特征为依据细分43个三级分区和以独立小区为单位的若干DMA区,构建起从数据分析、现场排查到整治处理、长效治理的漏控管理体系,形成“数据驱动、分区治理”的精细化管理模式。

“我们在DMA区进水口安装了远传流量计和压力监测设备,让其形成完整的水量计量传递体系和压力调控体系。”自来水公司总经理曾军表示,这样可全面提升管网运行的感知能力,把牢网络化管理的关键环节。

“三大行动”立体排查

2024年国务院令第776号公布的《节约用水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城市绿化、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建筑施工以及生态景观等用水,应当优先使用符合标准要求的再生水。

节约高效用水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全民参与、久久为功。

2025年2月,自来水公司召开动员会,成立工作专班,正式拉开“三大行动”(供水大营销、用水大稽查、水价大识别)序幕:

交叉检查、供水所自查,辖区内未立户用户及时补录立户,钢印号、水量等信息正确录入数据库;

上门核查10.97万户连续3个月用水量为零的用户,探寻真实原因,及时分类处置,加强数据分析,确保水损可防可控;

地毯式排查3.12万户经营用水、特种用水用户,精准识别用水来源;

查处水价不符、消防违约用水等案件55起;

依据排查结果和数据分析,因地施策安装消火栓智能帽、引入高稳定性表计设备、使用动态压力调控……

“三大行动”如火如荼、扎实推进,通过全面摸排用户用水情况,精准识别用水类别,整顿维护用水秩序,实现了效益与民生的双赢,自来水公司控漏降损跑出了加速度。

供水管网控漏降损,永远在路上。“尽管当前面临着郴州城区老旧管网改造资金投入巨大、园林绿化和环卫等公共用水规范需多部门协同、用水秩序整治需权威监管等压力,我们将持续攻坚克难,在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及复合型人才培育方面发力,力求在控漏降损方面迈出跨越式步伐,为城市供水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自来水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张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