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03 作者:来源: 2025年08月02日
□ 罗方圆
在绝境中创造奇迹,于无解处开辟新路——这种看似不可思议的力量,往往源自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存在的精神力量:信心。它不仅是一种心理状态,更是改变现实的动力,是推动个人奋进、民族复兴的精神火炬。在郴州这片红色热土上,从湘南起义的烽火到“半条被子”的温暖,从桂东“第一军规”到沙洲村的蝶变,信心的力量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推动郴州高质量发展。
1928年《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严明的纪律让人民军队赢得了群众信任。同年,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转战郴州,面对强敌环伺、物资匮乏的绝境,他们在宜章发动年关暴动,掀起了湘南起义的浪潮。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革命气魄,源于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心。历史告诉我们,正是这种坚定的信念,让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1934年11月,红军长征途经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在徐解秀家中,临走时,将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徐解秀。“半条被子”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它诠释了“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这种人民至上的信仰,铸就了人民群众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心,形成了“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的民心长城。
信心在当代郴州依然迸发活力。昔日的沙洲村,如今已华丽变身,依托红色旅游资源,从贫困村蜕变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3年沙洲红色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40多万人次,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万元。“半条被子”的故事不仅温暖了历史,更化作脱贫致富的精神动力,印证了“红色文化+绿色发展”模式的强大生命力。
信心的力量不仅书写了红色传奇,更在经济发展中创造奇迹。2024年,郴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6%,增速居全省前列。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6.9%;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5%;有色金属新材料、锂电、生物医药等产业产值增速均超17%,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文旅产业更是大放异彩,全年接待游客765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801.9亿元。与此同时,居民收入持续提升,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039元,增长5.2%。这些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正是信心转化为行动的生动展现。
郴州人的信心底气,源自红色血脉的赓续。从“半条被子”到精准扶贫,一以贯之的人民情怀始终是信心的根基。并且,作为“楚粤孔道”的郴州,融合了湖湘文化的“霸蛮”精神与客家人的“硬颈”精神,形成了敢为人先、坚韧不拔的地域文化韧性。更重要的是,沙洲村的蜕变等成功实践,不断验证着“信心—行动—成果”的正向循环。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信心是穿越不确定性的指南针。真正的信心,是看清阴影后依然选择向阳而生,是直面困难时始终坚信“山高自有客行路”。宋代词人秦观曾怅问“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今天的郴州人以实干作答:信心的力量,永远朝着人民幸福的方向奔涌。在这片浸染着热血与汗水的土地上,信心的火种必将在传承与创新中愈发明亮,照亮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作者单位:郴州市政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