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01 作者:来源: 2025年08月11日
□ 李李
草根赛事星火燎原,这个夏天最动人的风景就藏在大江南北球场上震天的呐喊声里。从“苏超”到“湘超”,从“浙BA”到“村超”,一场场“超”级赛事以燎原之势席卷全国,点燃了亿万民众的运动激情。
湖南“湘超”选拔吸引各行各业足球爱好者,各市州队伍拥有“株队友”“潭朋友”“国际张”等极具地域亲和力的昵称,迅速融入当地生活圈。赛事设计充分体现包容性——长沙队专门为企事业单位职工、个体经营者等社会人士保留40%的名额;邵阳、永州等地则彻底取消专业门槛,仅需身体健康与热爱足球即可报名。这种开放姿态,让普通人成为赛场的真正主角,赋予赛事最广泛的生命力。
“超”赛事的智慧,在于以体育为“金线”,巧妙串联城乡生活的百态千姿。赛事的火热,直接点燃了地域文化的烟火气,催化出“体育+文旅+消费”的融合新生态。江苏“苏超”展现了强大的商业动能,从最初6家赞助商,迅速吸引30家品牌涌入。陕西汉阴“村超”则成为县域经济引擎,毗邻赛场的双乳镇千亩荷塘景区单日游客峰值破1.2万人次,“‘荷’力村超”联票实现“日赏荷花、夜观球赛”的联动。对于“湘超”,民众高度期待深度挖掘湖湘文化,将湘绣的精巧、浏阳烟花的绚烂、湘菜的热辣与赛事视觉、消费场景深度绑定,将是其打造独特魅力的核心课题。
面对“热度能否持续”的关切,各地赛事正积极探索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化路径。经验表明,唯有将赛事红利转化为可持续的产业动能,才能避免昙花一现。“湘超”正着力培育专业化运营能力,推进赛事全流程标准化管理,优化购票、报名等体验;学习“苏超”分层赞助体系,积极将赛事带来的巨大关注度转化为地方品牌提升和经济发展的实质增量。
体育的根,深植人民沃土方能枝繁叶茂;赛事的火,融入地域文化才能生生不息。当终场哨响,人们意犹未尽走向街头餐馆畅聊赛事,那份源于参与、共鸣于文化的纯粹快乐,正是“超”赛回归民生、点燃新活力的最动人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