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04 作者:来源: 2025年08月25日
□ 谭旭东
“郴山郴水郴情”青少年文学大赛为天南地北的郴州游子搭起用文字向家乡深情告白的舞台。
这次大赛,宛如一条坚韧的纽带,将远方游子的心紧紧牵引至故乡的怀抱。身在沈阳的雷璧羽、海南的谢呈镐,远在英国的金梦晞,笔下和心里装的都是郴州的山水街巷:东江湖的水、莽山的绿、裕后街的灯、安仁的草药香、汝城的香火龙……这些熟悉的风物及背后隐藏的故事,让沉寂的回忆突然苏醒过来,带着家乡的温度和气息。
当大家不约而同地书写同一片土地、同一份乡情,文字就有了共鸣。大家在字里行间彼此相识,在故事里互相感受,那份“我是郴州人”的文化认同感就格外清晰,字字句句都会自然流露出对家乡的牵挂和理解。
书写的过程,亦是探寻自我根源、明确归属之旅。当乡愁落在纸上,“郴州人”这个名词赋予了深沉的爱与斑斓的美,不但在每个写作者心里,也在读者心里,扎下了根须。这份归属感,无疑也化成了行动。许多人自发成了家乡的“宣传员”:在珠海工作的蔡依慧,总跟同事推荐郴州的好;在成都的李定淀,常给朋友寄家乡的鸭、鱼、橙子;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攻读硕士的贺思棋,感念故乡的山水画卷给了他最初的美学启蒙;在韩国深造的刘少峰,把郴州山水融进作品,还想把更多先进理念带回家乡……
这场文学大赛,让游子们的心声有了归处。他们写家乡的寻常巷陌、热闹节庆,不只是诉说想念,更是在心里一次次点亮那个共同的家——郴州。
(作者系上海大学文学院、外国语学院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