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深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综述
版次:A01 作者:来源: 2025年08月28日
□ 郴州日报·今日郴州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郑翔 通讯员 朱若葵
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是老百姓期盼的实事,更是关系党执政根基的大事。
自2024年4月郴州部署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以解决群众揪心事、烦心事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推进整治工作,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让人民群众切实得到实惠、看到变化。
主体责任牢牢扛在肩上 监督利剑紧紧抓在手上
今年4月,市委主要领导前往苏仙区调度群众身边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专程了解苏仙岭街道变电所家属区雨污分流、弱电改造等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情况,强调要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苏仙区两级党委政府将问题整改作为集中整治重点全力推进。纪检监察机关(机构)以办案为引领,深挖问题背后的作风问题,同时充分发挥监督职能,推动当地党委政府压实主体责任,加快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建设。如今,小区已铺设沥青路面,新增了照明设施、停车位、垃圾分类亭及非机动车棚,安全性和舒适度大幅提升,为居民营造了更整洁宜居的环境。
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点多面广,唯有明晰责任才能靶向发力。
郴州市纪委监委切实履行牵头抓总责任,将集中整治作为重中之重。市纪委常委会多次研究讨论相关工作,牵头召开全市调度推进会,持续开展监督检查与跟踪督导,通过领导分片包干、下沉督导、工作讲评等举措,拧紧责任链条,凝聚整治合力。
担当作为稳稳立在身上 群众冷暖时时放在心上
校园餐饮问题侵害学生利益,更关乎民心向背。宜章县纪检监察机关以吴志强、杨火茂案为切入点,对91名“校园餐”涉案人员立案调查,退缴违规资金173.48万元。宜章县纪检监察机关针对校园食品安全问题下发纪检监察建议后,宜章县教育系统迅速整改,推行“每天试餐”制度,赢得学生和家长一致好评。
郴州市以超常规举措查处了一批啃食“校园餐”的“蝇贪蚁腐”。全市共查处涉“校园餐”案件183件408人,留置12人,清退及收缴违纪违法资金2574.39万元;同时,投入3452万元对学校食堂进行提质改造,市本级及7个县(市、区)的98所学校建成“智慧食堂管理平台”,300多家校园食堂接入市市场监管局非现场监管平台,构建起全过程校园食堂智慧监管体系。
市纪委监委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小切口”护航“大民生”,在深入开展“三湘护农”专项行动基础上,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等多项专项整治,严肃查处挪用私分集体资金、贪占套取财政资金等问题1275个,处分1127人;严查靠医吃医、套取医保资金等腐败问题,狠刹吃回扣、收红包等行业歪风,严打“号贩子”“床贩子”等,立案90人,处分64人,留置2人;针对困难弱势群体,开展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专项治理,查处“人情保”“关系保”等问题129件,处分76人;开展住房民生问题集中整治和“三湘安居”专项行动,解决城镇棚改居民逾期未回迁安置944户,整改或腾退不合规公租房承租992户,立案163人,处分146人。
一次次整治、一个个案件,坚决斩断伸向群众利益的“黑手”,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整改整治措施抓在细上 系统治理精准落在根上
“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把民生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嘉禾县龙潭镇党委书记邓庭云说,龙潭镇分两批次对所有村(社区)开展财务审计清查,解决违规问题,堵塞管理漏洞,并迅速推进13项涉及民生实事的基础设施工程。
为民办实事,不仅要解决当下问题,更要注重长远管理。在整治“校园餐”突出问题中,市级层面推动制定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18项,带动各县市区健全完善制度213项,学校食堂保障条件和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整治中,推进科技监督,建立乡村振兴领域数据监督模型,市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已于2025年4月揭牌运营。同时,推动财政部门完善惠农惠民补贴阳光审批系统,清退追回资金2000余万元。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全面推行市内公务活动“零接待”,今年1月至6月,全市公务接待费用减少1391万元,同比下降88.22%,相关做法获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多次推介。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还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危旧房改造、教辅校服等多项整治工作,持续开展“纪委喊你来领钱”活动,退还群众财物6616万元,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整治成效。
为人民而战,让人民评价,把群众满意作为根本标准。郴州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不断增强为人民而战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脱贫攻坚精神深入推进集中整治,为持续推进“六大新行动”、全面彰显“七个新担当”,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郴州实践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