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江水暖墨生香

版次:A04    作者:来源:    2025年08月28日

参赛作者:颜子舜(郴州市弘益书院)

此刻,我站在书院窗前。孩子们伏案书写的沙沙声与墨香交织,潮湿的空气中,宣纸上晕染的墨迹如记忆的涟漪,瞬间让我想起七年前——那个从株洲醴陵奔赴郴州,满怀憧憬与忐忑的青涩身影。

我自幼与笔墨为伴,从初次握笔时的笨拙,到系统研习书法的专注,无数个蘸墨凝神、挥毫泼墨的日夜,书法早已融入我的生命。但我深知,书法之道,远不止于案头自赏的雅趣,而是薪火相传的使命,是一场要化作春雨,去滋养万千心灵的奔赴。

命运的齿轮,在老师的一句话中悄然转动。“去看看郴州晋简吧,那里藏着千年文明的密码。”他眼中闪烁的光芒,点燃了我的向往。深入探寻后,我惊觉郴州这座城,与书法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郴州晋简上斑驳的字迹,凝固着魏晋风骨;“郴江幸自绕郴山”的诗句,流淌着千年诗意;蔡伦造纸的匠心,传承着书写的根基;桂阳白陶的纹理、古村古镇的碑刻,每一处都诉说着这片土地与书法的深厚渊源。郴州深厚的文化底蕴、蓬勃的教育需求,如同磁石般吸引着我。2021年夏天,我怀着满腔热忱,踏上这片陌生的土地,出任郴州市弘益书院校长。站在郴江岸边,听着江水奔腾,我仿佛听见梦想破土而出的清脆声响。

初到郴州,陌生的街道、陌生的方言,如同迷雾,让我在创业的道路上陷入迷茫。所幸,郴州书友和书院学生家长们的信任与关怀,如暖阳般驱散迷雾。他们带我穿梭街巷,品尝特色美食,讲述老郴州的故事,在书院选址、筹备、招生、活动策划的每个环节都倾囊相助。这些温暖的瞬间,让这座城市渐渐有了家的温度。

为了让书法艺术惠及更多人,我们线上线下齐头并进。线上,精心制作书法教学视频,展示学员作品,传播笔墨之美;线下,走进社区、公园广场开展送春联活动,搭建起书法与大众亲近的桥梁。课堂上,我手把手教孩子们执笔运笔,将书法教学与中国历史和地理知识巧妙结合,让孩子们从不同角度感受书法的魅力。给孩子们讲的王羲之“墨池”苦练的故事、苏轼“执笔无定法”的洒脱,都化作他们笔下跃动的线条。

每逢节假日,我们便走出书院,将课堂延伸至郴州的山水古迹之中。在“书写大地,游艺郴州”系列研学中,孩子们在板梁古村触摸青石板上的岁月印记,感受历史的沧桑;在苏仙岭摩崖石刻前,领略碑刻的苍劲有力;在博物馆晋简展厅里,探究、临摹郴州晋简,与千年前的书写者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我还收集“郴江百咏”的诗句,将它们融入书法创作。因为我深知,郴州的山水人文,是孩子们书法创作最生动的教材。

在郴州市首届旅发大会标志设计中,我以篆刻为笔,将郴州山水之形胜、历史之厚重、人文之灵秀,凝于“最郴州”“醉郴州”两方朱印之中。当作品获得广泛认可时,我心中的感动难以言喻,与郴州的情感羁绊又加深了几分。

如今的弘益书院,课间充满欢声笑语,墨香与孩子们的笑闹声一起飘出远方。看着学生们捧着获奖证书、艺考录取通知书向我报喜致谢,所有的辛苦都化作了欣慰。学生五百余次在全国及省市级赛事中入展、获奖的佳绩,让那些挑灯夜战的日子、挥洒的汗水与泪水,都变成了幸福与骄傲的勋章。

在这里,我不仅收获了书法事业的成长,也组建了温馨家庭,迎来了可爱的宝宝。妻子笑我书房的书法典籍堆得比孩子的玩具还高,可我知道,这些书页里藏着我对郴州最深沉的热爱。郴州的山水接纳了我的梦想,郴江的浪花见证了我的成长,而我早已将血脉融入了这片土地。我愿继续扎根于此,以笔为舟,以墨为帆,让书法之香如郴江水一般,日复一日奔涌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