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香里长出的日子

版次:A04    作者:来源:    2025年08月28日

参赛作者:王雅婷(郴州市永兴县柏林镇中心学校洞口校区)

指导老师:陈玉琴(郴州市永兴县柏林镇中心学校洞口校区)

我是在郴州山窝窝里的泥土中滚大的小姑娘。这儿没有名山大川,只有田埂边、山坡上泼辣盛开的无名野花和石板缝里、墙角根下理直气壮疯长的车前草、狗尾巴草。青山绿水不出名,却像爷爷奶奶粗糙温暖的手掌,稳稳托着我们山娃娃的日日夜夜。四季轮转,日子就在泥土的芬芳、灶火的温度,和一声声“呷了冇”(吃了没)的乡音里,悄然生长。

春之韵

当奶奶挎起竹篮吆喝一声“进山喽”,春天就醒了。晨雾打湿裤脚,松针铺成软毯。猫腰钻进林子,采几朵顶着落叶的“红菌”,寻几根拱破泥土的胖春笋,掐一把紫红蜷曲的嫩蕨菜。竹篮沉了,心也满了。归途遇见三伯,我问候一声:“呷了冇?”三伯答道:“呷哒(吃了)!你这个崽眼尖手快哟!”简单的问候,伴着林间鸟叫、远处狗吠,把山里的清晨熨得平平展展。

夏之味

日头像烧红的炭,烤得玉米叶吱吱响,汗珠流进眼角辣得生疼。炎炎夏日里,最让人期待的,是厨房里那场火热的仪式——做“抖辣椒”!将红艳艳的尖椒丢进灶膛的余烬里,用火钳麻利地扒拉几下,焦香伴着“滋啦”声弥漫开来。夹出烫手的辣椒,丢进厚重的擂钵,撒上一小撮盐巴、雪白的蒜末、黄黄的生姜,淋几滴金黄的香油。“让我来!”我抢过木杵,铆足劲“咚咚咚”地“抖”!辛辣霸道的香气瞬间冲出来,直往鼻孔里钻,勾得人喉咙发紧。往刚出锅的白米饭上浇两大勺滚烫油亮的抖辣椒,用筷子一拌,辣椒立刻裹满了每一粒米。顾不得烫,扒一大口——嚯!一股火辣直冲天灵盖,眼泪鼻涕差点齐飞!可紧接着,蒜末和生姜的辛香、米饭的甘甜,混合着柴火赋予的焦香,在口腔里轰然炸开,越嚼越香,让人停不下筷子。奶奶看着我鼻尖冒汗、龇牙咧嘴又欲罢不能的馋样,眼角的皱纹笑成了盛开的野菊花。窗外,知了不知疲倦地嘶鸣,大黄狗趴在阴凉里吐着舌头。这碗粗粝、火爆又酣畅淋漓的抖辣椒拌饭,连同灶膛边蒸腾的热浪和奶奶的笑容,就是我对郴州夏天最滚烫、最深刻的记忆。

秋之实

稻田黄了!不是柔和的黄,是沉甸甸的,一直延伸到天边去的浓烈的黄!醉人的稻香在干爽的空气里飘荡。收割的日子到了,“突突突”的声响由远及近,是李叔开着那台红色的收割机下了田!巨大的“铁牛”在金黄的稻浪里稳稳前行,所过之处,稻穗被整齐地“吞”进去,眨眼间,饱满的谷粒就哗啦啦地从侧面的“大嘴巴”里吐出来,直接装进了停在田埂上的拖拉机车斗里。爷爷背着手站在田埂的树荫下,眯着眼看,脸上是掩不住的笑意:“这铁家伙,顶得上几十把镰刀哩!”

真正的“烤验”在晒谷坪!拖拉机把还带着太阳热气的湿谷子倾倒在坪上。我和爷爷奶奶立刻投入“战斗”。一人一把大竹耙,把厚厚的谷堆推开、摊平。这活儿看着简单,干起来可费劲!竹耙要耙得均匀,不能厚也不能薄,还得把夹杂的碎草叶挑出来。手臂酸了,腰也直不起来,可看着金黄的谷粒在阳光下铺成一片耀眼的海洋,闻着那越来越浓烈的、带着阳光味道的焦香,心里也像谷子一样被晒得暖烘烘的。

傍晚,谷子晒得焦脆,咬一粒,“嘎嘣”响。收谷子又是一场“硬仗”!把谷子耙拢、堆高,再一簸箕一簸箕地装进大箩筐。夕阳给忙碌的身影镀上金边,也把晒谷坪染得更红。当最后一筐沉甸甸的谷子被抬进仓房,人累得只想瘫坐在地。可光脚踩在刚收完谷子还留有余温的坪上,那暖烘烘、痒酥酥的感觉从脚底板一直传到心窝。抬头看天,晚霞烧得正旺,远处传来谁家呼唤孩子吃饭的悠长声音。这满坪的收获和脚底的温热,就是秋天刻进骨子里的踏实印记。

冬之情

北风在山坳里打转。灶屋的烟火气更浓了。串好的鲜肉高高挂在熏得黢黑的灶膛上方。奶奶守着火塘,小心添入松枝、柏枝、橘皮。青烟袅袅,慢悠悠地熏染,腊肉一天天变得红亮紧实,油脂滴落,“滋啦”一声,腾起一小股带着焦香的烟。那混合着松柏清韵和肉香的独特气息,弥漫在屋梁下,钻进我的梦里,是再冷的风也吹不散的年味和家的守望。

四季流转,在这片不出名却养人的山水间,在爷爷奶奶弯成弓的脊背上,在泥土的芬芳和收获的甘甜里,我像那些不知名的野草一样,把根深深扎进这片土地。郴州的情意,不在远方,就在这碗先辣后甘的抖辣椒中,在这挥汗如雨的晒谷坪上,在这烟火缭绕的灶膛边,凝聚成我骨子里的韧劲儿和心头化不开的暖意。我知道,无论以后走多远,只要想起浓厚的腊肉香,想起滚烫的谷粒硌着脚底的感觉,我的心,就稳稳地落在这片名叫“家乡”的泥土里,永远向着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