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04 作者:来源: 2025年09月10日
参赛作者:刘 彤(郴州市第九中学岭南分校)
指导老师:唐佳芳(郴州市第九中学岭南分校)
清晨五点,郴州老巷还浸在浓稠的墨色里,唯有张老四的鱼粉店亮着暖黄的灯,将黑幕烫了个洞。灶台上大铁锅咕嘟咕嘟吐着白汽,鲜香的鱼汤味顺着门缝蜿蜒而出,悄悄叩响老街居民的梦。
晨光初露时,第一缕曦光爬上青瓦,店里已坐满了赶早的食客。推门而入,冬日的寒气瞬间被鱼粉的辛辣撞散。
“妮子,还是老样子?”张老四用郴音打着招呼,黑黝黝的脸上堆满笑意,“今儿码头刚到的鲜鱼,给你多加两勺!”他在栖凤渡土生土长,鱼粉是祖传的手艺,那灶火仿佛从未熄过,熬煮着岁月的绵长。只见他系着洗得发白的靛蓝围裙,布满老茧的手灵巧地抓起一把米粉,在沸水里翻涌舞动。待米粉吸饱热气,他手腕轻抖,精准地捞入碗中,浇上浓白似奶的鱼汤,铺上鲜嫩的鱼肉,最后撒上翠绿葱花和火红剁椒,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鱼粉便诞生了。我迫不及待尝上一口,鱼汤的鲜美与米粉的滑嫩在舌尖绽放,每一丝滋味都诉说着匠心。
日头渐高,正午的阳光斜斜照进店里,木桌椅被晒得暖洋洋的。店里愈发热闹起来,磨得发亮的桌面、缺角处缠着的布条,都在诉说岁月痕迹。张老四穿梭在桌间,围裙扫过沾着油渍的水泥地。“小崽子别乱跑!”他敲敲锅沿,吓得乱窜的孩童一缩脖子。可转眼又从围裙兜摸出块红糖,掰下一小块塞进孩子手里:“乖,吃完坐好。”
有老人颤巍巍要起身端碗,他三步并作两步,粗粝的手掌稳稳托起碗底:“您老别动,烫着可不得了!”那双手被鱼汤泡得发白,指节却如老树根般遒劲有力。遇到操着外地口音、对着菜单犯愁的年轻人,张老四会把手在围裙上蹭蹭,瓮声瓮气地说:“瞅啥?来碗招牌鱼粉!管够!”说着便往碗里加两大勺剁椒,“年轻人就得尝尝这辣味!”看客人被辣得直哈气,他露出豁了口的门牙大笑,又从柜台底下摸出瓶凉茶:“算我请的!”笑声爽朗,在店里久久回荡。
暮色渐浓,夕阳的余晖给鱼粉店镀上一层暖金。张老四仍守在灶台前,围裙上的油渍与鱼汤香交织,在灯光下晕染开来。有人劝他翻新店面,他嚷道:“整那些花架子干啥?鱼粉好吃才是硬道理!”铁锅里的鱼汤依旧翻滚,氤氲热气模糊了他眼角的皱纹。
前些年,老街改造,不少店铺都换了模样,可张老四的鱼粉店依旧守着老地方。有次暴雨冲垮了店面一角,他硬是带着几个老街坊,顶着雨修修补补。“这店啊,就像我自个儿的孩子,哪能说丢就丢。”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眼神坚定。
那碗承载着世代手艺的鱼粉,添的每块鱼肉、塞给孩童的红糖、为老人托碗的掌心温度,还有那句豪爽的“管够”,都熬进了岁月和人们的心里。当城市霓虹渐次亮起,张老四的鱼粉店依然守着最本真的烟火气,一碗碗带着人情味的鱼粉,温暖着人们的胃,也慰藉着每颗漂泊的心,传承着这座城市最质朴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