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03 作者:来源: 2025年10月22日
郴州日报·今日郴州客户端讯(通讯员 李常青 周俊文)“我们再也不用开婚姻状况证明,也没有各种示范创建考核评比任务了。终于有更多时间能够走近群众、贴近民心。”近日,桂东县大塘镇一名基层干部感慨道。今年初以来,桂东县深入贯彻上级关于明晰乡镇权责的部署,创新工作方法,破解基层权责模糊、交叉扯皮难题,将清单编制从“上级要求”切实转化为“治理实效”。
清单编制被桂东县视为厘清基层权责的“一号工程”。县委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全县11个乡镇,现场排查履职堵点,协调解决障碍;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一线指挥,既当“指挥员”又做“战斗员”。强有力的领导为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使清单编制过程成为检验干部能力的“试金石”,最终实现了“按时完成、质量超前”的目标。
“没有坚实的保障,清单编制容易走偏走样。”桂东县委编办负责人道出了关键。该县从三个维度构建保障体系。在组织保障上,建立高频调度机制,县委常委会成员分片包联乡镇,常态化下沉一线指导。在业务指导上,组建工作专班,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调研指导,下发工作提示、梳理政策问答、汇编典型案例,统一编制标准,并梳理出“茶产业服务”“客家文化传承”等特色事项41项,避免了“上下一般粗”以及与上级清单重复叠加的问题。在攻坚机制上,县级专班与乡镇联合办公,找准“职责交叉”“边界模糊”等难点,创新采用“归口梳理—交叉互审—集中会诊”工作法,乡镇内部推行“1名班子成员牵头+1个业务部门主抓+N名干部参与”的矩阵模式,编制效率提升40%。
桂东县在编制过程中运用“先后、总分、闭环”三大逻辑链条,让清单真正成为基层工作的“说明书”。以自然灾害防范为例,清单将其细化为“事前宣传预警—事中转移安置—事后恢复重建”三阶段,明确了每个环节的责任主体,让基层干部清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党的建设事项被分解为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意识形态等6大板块,再细化为具体事项,实现了“总纲引领、分项落实”,避免了责任“碎片化”。针对信访工作,构建起“受理登记—调查核实—办理反馈—销号归档”的全流程体系,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面对县乡权责边界不清这个基层治理的老难题,桂东建立起独特的“横向、纵向、示范”三轮比对机制。首先是横向比对,组织应急管理、农业农村等59个县直部门与乡镇集中办公,通过投屏打样、逐项研讨,化解“部门要权、乡镇怕责”的矛盾。其次是纵向比对,组织业务骨干开展多轮研讨,精准界定“乡镇主责、部门协同”事项,杜绝“责任甩锅”。最后是示范比对,以清泉镇初稿为模板,引导各乡镇因地制宜完善清单。清泉镇、桥头乡突出茶叶、粽叶产业服务及客家文化传承,沤江镇、东洛乡聚焦文旅康养及民宿发展规范,沙田镇总结“军规红”农文旅项目融合经验,让清单既保持共性规范,又彰显个性特色。
桂东县创新推行“三上三下”意见征集机制,让清单汇聚各方智慧。第一轮征求部门意见,乡镇党委书记主动上门沟通答疑;第二轮听取基层声音,收集“避免重复报表”“简化考核流程”等建议;第三轮通过集中协商、专家论证,对难点事项反复推敲。目前,桂东县高效完成11个乡镇履职事项清单编制,清单涵盖22大类内容,取消报表、示范创建等形式主义事项23项,部门协同效率提高50%,基层干部得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干事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