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日报·今日郴州客户端讯(全媒体记者 谭洁)为了让我市残障儿童得到有效康复和教育,市慈善总会联合市第一人民医院西院(康复医院)、北湖区启点培智学校、爱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共同设立创新型慈善公益项目——残障儿童“医教心结合”康复项目。
作为2021年“医教结合”康复项目的提升,残障儿童“医教心结合”康复项目旨在打破“医疗”“教育”“心理咨询”单一干预的局限性,让患有脑瘫、智障、自闭症等疾病的残障儿童得到体能康复治疗、智能康复教育和心理康复融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从而有效提升生活自理能力。项目计划募筹72万元善款,继续对80名贫困家庭的残障儿童实施。
2021年,市慈善总会募筹资金64万元,为80名残障儿童实施了“医教结合”康复项目。一年的时间马上就要过去了,该项目的推进落实情况如何?残障儿童的康复效果怎样?是否有可继续借鉴的经验或需调整改进的方案? 3月16日,市慈善总会召开座谈会进行跟进了解。
会上,市第一人民医院西院、北湖区启点培智学校、爱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相关项目负责人以及6位残障儿童(5岁—10岁)家长代表分别就项目进展情况和孩子们的康复效果进行汇报。
“医教结合”康复项目运行以来,市第一人民医院西院和北湖区启点培智学校相互协调配合,依法依规有序推进项目,严格把关受助儿童准入条件、执行实施方案内容、规范项目管理,陆续接纳40名自闭症、智障儿童入院入校治疗,收到了患儿体能康复和智能康复一举并获的良好效果。
“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有了继续坚持的信心!”会上,6位家长代表情绪激动地表达了同样的心声——孩子免费接受“医教结合”康复公益项目系列科学化、专业化的康复治疗后,均有了十分可喜的变化:从最初的“不会说话”“不能走跳”“注意力无法集中”“手脚眼不协调”到目前“能坐得稳当”“能自己走路”“能与父母简单的交流互动”“可以辨识几种色彩”……
市慈善总会会长樊忠达听取汇报后表示,残障儿童的康复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不论对患儿还是家长都是一个严酷的考验。“医教心结合”康复通过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康复课程,积极探索康复医学和特殊教育共通点,真正做到在教育过程中渗透康复训练,在康复训练中融合教育,以此促进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从而提升社会适应能力;三家项目服务单位要相互协调配合,尽心尽责抓落实。要为每个患儿拟定个性化康复训练方案、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确保得到最佳治疗方案。要以严谨的“科研”态度对康复治疗的全过程建立台账,如实详细记录每个患儿的康复内容和相关数据,得出科学可信的康复结论;患儿家长要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坚定信心,克服重重困难,确保患儿按时按量上课,保障康复方案的实施。要遵从医生老师的叮嘱,配合完成家庭环节的康复计划,接受自身的心理辅导。要对为项目捐款的爱心人士、爱心企业、为孩子进行康复训练的医生老师常怀感恩之心,孩子的尽早康复就是对他们最有效的回报。要共同努力将“医教心结合”项目打造成郴州的慈善品牌项目,争取让更多类似家庭和患儿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