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导教师专业成长

校长黄鸿明(中)和教师一起表演节目

教师开展教研活动

教师投篮比赛

市十五中教师书吧

教职工趣味运动会

市十五中心理健康功能室
□ 郴州日报·今日郴州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周慧 通讯员 谭志 林鑫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
“双减”政策实施后,教师在校时间明显变长,教师工作负担显著增加。面对深刻的时代之变,市十五中校长黄鸿明认为,为教师减负刻不容缓,让教师轻装上阵专注教学,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也是“双减”的应有之义。2022年春季学期一开学,黄鸿明就拿出了一份《郴州市第十五中学教师减负清单》,切实减轻与教育教学无关的负担,加大对教师的关爱力度,为教师安心、静心、舒心从教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顶层设计
为教师创造更好的育人环境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减轻教师负担从社会呼吁走向国家决策。各地在《意见》指导下纷纷出台教师减负清单,保障教师静心教书,潜心育人。
2020年11月,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的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对照清单,认真抓好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工作,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生态环境。
“双减”政策实施后,课后延时服务让教师更加忙碌,同时,“双减”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学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亟须科学认知和扎实推进为教师减负工作,真正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减负增效。因此,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再度热议为教师减负话题。
“‘双减’政策去年下半年实施一个学期后,对教师体力、精力、动力与能力产生的影响逐渐显现。为教师减负,成为寒假期间我重点思考的问题。”市十五中校长黄鸿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教师的能力提升需要时间,体力恢复也需要时间,保障教师的休息权、让教师得到必要休整迫在眉睫,为教师减负势在必行。
经过审慎思考,黄鸿明在2022年春季开学拿出了《郴州市第十五中学教师减负清单》,内容包括:减少教职工大会次数;考勤打卡减少到上午、下午各一次;特殊情况下弹性坐班;配齐各处室副主任,减轻兼任教学任务的行政人员负担;护学岗全体教职工轮流参加,减轻班主任老师负担;大课间高中、初中合二为一,减轻老师组织活动负担……方案一经公布,在该校教师当中一石激起千层浪,得到了教师们的热切欢迎与一致拥护。
“这份减负清单既是对中央、省委省政府为教师减负相关要求的贯彻落实,又从实际出发,具有很多十五中的特点。”黄鸿明介绍。
十五中位于城郊,以前上午、下午各两次打卡让一些中午需要回家的老师疲于奔波。改为上午、下午各一次打卡后,并没有影响正常教学,却让老师有了更多的午休时间。
特殊情况下弹性坐班针对的是那些要参加课后服务的老师,孕育期、哺乳期的老师,有较严重疾病的老师,家里有孩子参加中考、高考的老师。弹性坐班在不影响教育教学的前提下,让这些老师有了更多自主安排的时间,让他们能够兼顾工作和身体健康,在人生特殊的阶段兼顾事业和家庭。
十五中的上学放学“护学岗”以及食堂“陪餐制”,是为了守护学生的交通安全和饮食安全设立的,以前参与的主要是学校行政人员和班主任老师,现在全体教职工轮流参加,可以极大减轻班主任老师的负担。
十五中许多参与学校日常管理的行政人员是教师出身,有些仍兼任了教学任务。为减轻这批人员的工作负担,学校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配齐各处室副主任;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推行电子校务;精简会议、文件;梳理工作任务,取消重复上报数据和多头填写表格等。
近年来,十五中大力打造“智慧校园”,借力信息技术实现减负增效同步。学校充分利用最新技术为教师减少程序化的工作任务,通过信息技术增强教师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能,实现教育管理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元化和信息化,促使各年级各学科都回归教育主业、遵循发展规律。
“为教师减负,不是让教师‘躺平’。减负的目的是保护教师教书育人的天职,给教师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还他们身心的宁静。要减少教师承担的过多的事务性工作,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教育教学,投入自己的专业成长。”黄鸿明说。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教育的理念也不断革故鼎新。黄鸿明认为,在看到问题时,只有把握主动,拿出勇气,努力突破险滩暗礁,仍毅然朝着正确的方向奔腾向海,才能拥抱开阔的未来。
精准施策
厘清负担源头加大关爱力度
为教师减负,需要厘清负担源头。对此,十五中校长黄鸿明通过走访、调查、座谈,深入了解本校教师的处境、困难以及亟待解决的事项。
“为教师减负,不仅要减工作压力,还要减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这三大压力是教师负担的源头。减轻了苦和累,才能体会到教师这个职业带来的幸福与尊崇。一个老师,每天怀着愉快的心情来到校园,他(她)才能让自己的学识与修养润泽学生。”黄鸿明说。
针对教师压力的来源,黄鸿明精准施策,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关爱教师的举措——每逢节假日、红白喜事,教师都能收到来自校级领导的慰问;每年,学校都会对教师进行集体慰问,对于困难教职工会专门进行看望和慰问;校级领导经常巡校与教职工交流,倾听教师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所思所盼……这些举措润物无声,让教师真切感受到了来自学校的关怀与温暖。
“晨曦里有她,晚霞中有她,教室里有她,宿舍中有她,跑道上有她,球场上有她,题海里有她,作业中有她,书籍里有她,金榜上有她,学校里有她,家国中有她……她,平凡而伟大!”这是在刚刚过去的“三八”妇女节,十五中校长黄鸿明为学校女教师写的小诗中的一段。这首质朴却深情的诗打动了许多女老师,让她们为人民教师的身份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十五中对女教师的关爱不止于此。该校专门设立了育婴室,就是为了方便哺乳期的女教师。
“我们的老师也为人父母,这次减负清单里,我们允许孕期、哺乳期和家里有孩子要参加中考、高考的老师,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弹性坐班,让他们在教育好学生的同时也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让他们在学校拼搏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黄鸿明说。
除了消耗教师时间和精力的工作和生活负担,还有让教师迷茫无助、身心俱疲的心理负担,这是一种隐形负担。
为了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十五中每学期都举行教师心理健康讲座,向教师传递正确的心理压力疏解方法;同时,该校每学期都举办教职工趣味运动会、迎新春教师元旦游艺会,让教师们在运动和游戏中舒缓压力、愉悦身心。
有的家长要求教师像自己一样全方位、无死角、精细化地关心、爱护和帮助自己的孩子,不能有片刻迟疑,不能有丝毫怠慢;另一方面,有的家长又体现出极强的法律维权意识,一旦出现问题,无论大小,都要求教师承担法律责任。家长的这些不正确做法,不仅影响教师的权威,还使得教师不敢管学生,增加了老师的心理压力,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困难。
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十五中十分重视家校共育,通过家长会、家长护学岗、家长开放日、家长学校等渠道搭建家校共育平台,让家长参与校园管理,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形成共同育人、合力育人的育人网络,使家长尊重、理解老师的工作,给予老师更多宽容和支持。
除了在工作、生活、心理上做“减法”,为教师“松绑”,十五中还在待遇、编制、奖励上做“加法”,提升教师的职业获得感。
十五中近年来逐步落实“统筹核定编制、配足配齐教师”,着力解决教师编制问题,今年该校仍将拿出空余的编制招考教师。这一做法不仅可以解决因人手不足带来的负荷过重问题,还让教师对学校更有归属感,增强了教师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的内生动力。
上学期末,十五中开展了“优秀教师”“在岗三十年教师”“师德师风标兵”、2021年度“三十佳教师”的评选。这次评选的标准多元化,获得荣誉的教师人数为历年之最,展示出十五中校领导改革考核评价机制、激发教师职业荣誉感幸福感的决心。
减负增效
教师减负与教育发展同向而行
为教师减负最终要回归教师职业本源,聚焦教师职业的主责主业,切实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增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真本领。
黄鸿明对于教师减负目标明确、志向高远,他认为,教师减负必须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高质量发展同向而行。减负是手段,最终目的是“质”,即让教师从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教学,提升教师的育人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此,在出台教师减负清单的同时,黄鸿明还拿出了《郴州市第十五中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十八条》,两者相辅相成,打出了一套内外兼修、增减并重的组合拳——“外功”是深化作业改革,推行分层作业校本化,实现作业的全程管理和科学优化;“内功”则是着眼课堂教学,推行“课堂风暴”,向课堂要质量要成效,敦促教师在课内教足教好、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实现课后服务的全面推进和质量提升。在为教师减负的同时,增加教师专业成长的机会与平台。
钻研教学、精进课堂和研究学生是教师职业的本分所在,终身学习、持续发展是教师职业成长之道。“双减”给教师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教师要通过优化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去培育学生一辈子都需要的核心素养,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空前提升,教师的培训与研修方式也需要变革。
面对这一崭新课题,黄鸿明决定对全校教师分层、分类、分岗开展教研培训,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仅2021年,市十五中就安排教师外出参加国培、省培、市培项目,骨干教师参培120多人次,培训费用近20万元。学校十分重视新进教师结对帮扶和教师之间的帮扶,实施青蓝工程和互帮工程,着力提升老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年轻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和教材处理能力,2021年度师徒结对达36对。与此同时,学校不断加强教研组建设,倾力打造名备课组、名教研组和名师工作室,以教学教研引领学校发展,各年级各学科广泛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每个教研组60%的老师上研讨课,骨干老师上示范课,2021年该校各类公开课达167堂,校领导“推门听课”常态化,有力推动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静心育人的职业理想是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追求与向往,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和价值取向。十五中的教师减负体系还将进一步完善,它的目的朴素而纯粹——呵护教师的职业理想,不让日渐复杂的喧嚣、疲累、压抑榨干了教师的热情,让教师永葆走上三尺讲台的那份初心。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实现梦想的征途,从来都不是风和日丽、鲜花满地,奋斗者总是在披荆斩棘中探路前行。十五中校长黄鸿明大力推动的教师减负是一份难能可贵的尝试,这样富有勇气的探索让人们相信——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教师真正将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用无私的奉献点亮智慧之灯,烛照孩子走出蒙昧、走进文明,让他们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