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

生命显担当 忠诚铸警魂 ——追记郴州市公安局苏仙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罗晓峰 版次:A03  作者:  2022年04月14日  

罗晓峰(中) 带领禁毒大队在郴州市公安局苏仙分局组织的警务技战术比赛中获得二等奖

罗晓峰与妻子

罗晓峰给郴州市二中的学生上法治安全课

罗晓峰带领禁毒大队获2016年郴州市人民满意基层政法单位

□ 郴州日报·今日郴州全媒体记者 邓智华 通讯员 林宇暄 王鑫宇

“我是中国人民警察,我宣誓: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矢志献身崇高的人民公安事业,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为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而英勇奋斗!”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誓词》

金色盾牌热血铸就

4月6日零时16分,郴州市公安局苏仙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罗晓峰与世长辞,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公安工作。

3月21日下午5时30分许,郴州市公安局苏仙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罗晓峰在疫情防控调度会上,身体突发不适、陷入昏迷。在场同事立即拨打120将罗晓峰送到医院抢救,被诊断为颅内脑干出血。经过半个多月的全力抢救,却未能挽回他的生命。

1993年,罗晓峰穿上警服,从警29年期间,他从基层干起,先后担任过五里牌派出所所长、桥口派出所所长、矿管大队大队长、禁毒大队大队长。2021年2月,48岁的他,又担任治安大队大队长。曾获评“湖南省最具影响力法制人物”、湖南省“治爆缉枪先进个人”、郴州市“抗洪抢险勇士”、郴州市“禁毒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4次、个人嘉奖8次,并先后八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作为一名新时代人民警察,身处苏仙公安这个优秀的集体,在党旗和警旗的指引下,我将牢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立足本职,踏实工作,全力打击毒品犯罪。”2021年1月10日是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这一天,罗晓峰作出这样深情的表白。“警旗猎猎、忠诚昭昭,燃烧青春、奉献终身。”这是罗晓峰同事对他的一致评价。

据公安部统计数据,2020年,315名民警察因公牺牲,平均年龄为46.3岁。缉毒警察是和平年代最具风险的警种之一,每年公安系统牺牲的缉毒警察,是其他警种的4.9倍,受伤率高出10倍之多。2015年至2021年,罗晓峰担任禁毒大队长期间,与战友们经历了无数次的生死考验。

每次抓捕毒贩,罗晓峰都会制定周密详细的抓捕方案,抓捕方案的第一条就是:“大队长带头冲在最前面,副大队长第二个……”

有一次在某居民屋蹲守抓捕在逃毒贩时,根据线索反馈,这名毒贩身上有枪!面对如此险境,罗晓峰对抓捕小组的战友们说:“我是你们的领导,又是抓捕小组的领队,我已经有儿有女了,等下我冲在最前面,你们跟在我身后,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当毒贩被成功抓捕,从其身上搜出那把冰冷的枪时,罗晓峰才感觉到自己的衣服已湿透了。

同事钟海林回忆起430大案时仍心有余悸。毒贩是被判过死缓的几个亡命之徒,携带了弓弩等杀伤性武器,十分危险。发现他们正在交易的罗晓峰只身带着手枪,冲在了最前面。此案最终缴获液体毒品1914公斤,受到公安部领导的肯定,被认定为是一起教科书式全链条打击“供、制、贩、运”的典型案例,被公安部专家和领导认定为中国禁毒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案件。

2018年10月,在一次抓捕行动中,一名以贩养吸的毒贩情绪激动、狂性大发,用刀架在脖子上,大声喊道:“你们不要过来抓我,我有艾滋病!”面对险境,罗晓峰没有丝毫退缩,瞄准时机一个箭步上前,牢牢抓住毒贩持刀的手与之展开殊死搏斗。在控制毒贩的过程中,罗晓峰不小心被抓伤了,但他顶着可能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持续奋战,最终在战友们的协助下将毒贩制服。经医院检查,毒贩的艾滋病检验为阴性。听到这一结果后,罗晓峰才长舒了一口气。

“对有的人来说,工作就是工作;对罗晓峰来说,工作不仅仅是工作,更是事业、理想和追求。”罗晓峰的同事薛宏斌说。

罗晓峰在禁毒大队任职期间,带领禁毒大队获得了众多荣誉,2016年被评为郴州人民满意基层单位、获市局集体三等功,2018年被省禁毒委评为“全省三年禁毒大行动”先进单位。

人民警察为人民

“再生父母、再造之恩。”在罗晓峰的出殡仪式上,段学峰哭得特别伤心。原来,段学峰曾是一名失足青年,年轻时整天游手好闲,村民们对他很不满,便向派出所反映。罗晓峰把他叫到派出所耐心开导,并想方设法帮他就业、创业,即使他们两口子吵架,他也从中调解。在罗晓峰的帮助下,段学峰走上正途,通过自主创业家里境况越来越好。在罗晓峰去世后,段学峰痛哭流涕,为罗晓峰守灵两天,直至遗体火化。“如果有来生,一定不忘报他的大恩。”段学峰饱含泪水地说。

治安大队承担着社会管控、护校安园、疫情防控、扫黄打非、维稳专班等36项任务。任务十分艰巨,但他总是一丝不苟、亲力亲为。

为从源头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加强青少年法律教育宣传工作,罗晓峰部署精干警力在辖区内60余所学校担任法制副校长,深入学校开展法制教育活动。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罗晓峰在其担任法制副校长的郴州市二中开展法制讲座4次。

2021年,“8·5”开设赌场案交办到了罗晓峰的手上,为了尽快将这一条涉及特大跨境网络赌博、非法中介、非法跑分结算等犯罪产业链条彻底摧毁,罗晓峰带领大队民警千里奔袭,往返嫌疑人常住地数十次,最终顺利将跨境赌博网站老板、股东、管理层、高级别主管负责人员一网打尽,捣毁“六哥代理”等多家境外资金结算中介机构 ,冻结涉案金额达5.8亿元,房产68套,“宾利”等豪车17辆。该案件的成功办理得到了省公安厅的高度重视,并被评为全省精品案例。

在罗晓峰的带领下,去年,苏仙公安治安大队共查处涉赌行政案件59起,行政拘留98人;立涉赌刑事案件36起,刑事拘留40人,移送起诉45人,治安大队荣立市公安局集体三等功和省公安厅集体二等功。

罗晓峰兼任郴州市公安局苏仙分局疫情防控应急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是疫情防控工作的“主心骨”,除负责日常治安工作外,还承担应急专班实体化运行、辖区4个高速公路路口民辅警执勤、公共场所疫情防控督导指导、宾旅馆及娱乐场所的疫情防控督导检查等疫情防控工作。苏仙分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黄福生告诉记者,今年以来,罗晓峰共计安排统筹调度2160人次民辅警24小时不间断在四个高速路口执勤,共带队检查宾旅馆210余家,开展各类清查30余次,下达整改责任书50余份,流调溯源1.5万余人。

为了做好群众安全的“守门员”,罗晓峰积极与单位同事参与高速路口疫情防控执勤工作,仅春节期间,罗晓峰就参加高速值守10余次。天气异常寒冷,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他从不喊苦叫累,遇到车流高峰,忙得连一口简单的工作餐都没有吃。在党员下社区工作中,他主动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两码”查验、信息登记、秩序维护、卡口值守、防疫宣传、“敲门行动”等志愿服务工作,累计完成“敲门行动”4次590栋住房,协助开展两码查验180余人,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

为警一日 廉洁一生

“为警一日,廉洁一生”,这始终是罗晓峰从警人生的戒律,始终坚持“不跑不要”,自觉抵御“糖衣炮弹”的攻击,坚决不办关系案、不批招呼条。

“罗晓峰的父亲曾担任过市级领导,但他并没有借此选择更为舒服和安逸的工作。”苏仙公安分局机关纪委副书记彭长勇说,“1993年,初见罗晓峰时,他穿着十分朴素,选择去了条件艰苦的马头岭派出所。通过一步步努力,走上分局中层领导岗位,不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是苏仙的忠诚卫士,守护着苏仙百姓平安。”

矿管大队的工作诱惑极多,但罗晓峰始终秉承初心不谋私不谋利,从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整顿矿区秩序。在玛瑙山矿区多矿合并时期,需要对某矿区过期的70多件炸药、10000多发雷管进行销毁。矿区负责人是罗晓峰老乡,想借此关系进行打点以获利,但罗晓峰坚持原则不为所动,一切按规定执行。2013年,在对一座矿山进行停产关闭时,矿区负责人是罗晓峰同学,该负责人想请罗晓峰拖延关闭时间,继续生产以获得收益,遭到罗晓峰严词拒绝。

罗晓峰还大胆创新,带领矿管大队在全市率先建立了“民爆物品远程管理系统”和“涉爆单位电子地图查询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民爆物品的全程数字化管理,用“人+物+技”的形式,既告别了单纯的人力模式,又让工作彻底告别了灯下黑,形成了苏仙“数字矿管”品牌,被省公安厅大力推广使用。

自古忠孝难两全 许国何以再许卿

罗晓峰、邓益春是双警家庭。他们是同事又是伴侣,是战友也是知己,他们用双倍的辛劳和付出筑起坚强的平安堡垒。

罗晓峰任桥口派出所所长时,为了让同事们与家人过个团圆年,每年大年三十和初一他都是安排自己值守。这时,邓益春就带着孩子,连续四年到派出所来陪他值班。

一个电煮锅、一个冰箱,在罗晓峰生前的办公室里,两样小家电静静地等着主人的回来。

两样小家电是妻子邓益春特地为罗晓峰准备的。不知情的同事曾打趣说他的待遇真好,办公室还配了冰箱,打开门才发现里面放的只有注射器和胰岛素。

“同事不下班,他是绝对不会自己先回家的。他永远是队里第一个到的,也是队里最后一个走的。”与他共事8年的同事李光亮说。因为长时间加班,患有糖尿病的罗晓峰经常忘记注射胰岛素,又因饭点不规律,血糖未得到有效控制,体重从80公斤掉到了60公斤,脸色蜡黄,双眼常常是布满血丝。邓益春看在眼里、疼在心中。“去年,罗晓峰因血糖没有控制好,前后两次住院病休,但还没等身体恢复就坚持提前出院,只因一个跟了2年多的贩毒大案要收网了。”

妻子劝他,“你年纪也大了,我们两个人的工资够用了,你稍微把工作和生活分开一点,工作不要那么拼了。可不可以辞去大队长职务,我们平淡一点。”罗晓峰告诉妻子,组织信任他,把他安排在这个岗位,就要力争上游,做到最好。

“手机24小时不关机,工作毫无规律可言,手机一响,大家都睡不着。”2020年,罗晓峰的儿子进入市二中上高中,女儿也要上幼儿园,作为双警家庭,两口子商量后决定由邓益春带着儿女住到市二中的娘家,罗晓峰则独自一人居住。经常以队为家的罗晓峰,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更少了。

大儿子出生,罗晓峰在外地出差;小女儿在小年夜出生,罗晓峰仍在外地办案。因为工作忙,他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很少,缺席学校活动、家长会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班主任和同学们还以为儿子罗秦宇家是单亲家庭。为此,罗秦宇不止一次地解释:“我爸爸是警察,他很忙。”

儿子在读初中期间,分局需要安排一位法制副校长去学校讲课。罗晓峰得知消息后,赶紧找到领导主动请缨,也是他唯一一次“以权谋私”。

罗晓峰昏迷那天,儿子以为父亲只是累了,休息一下就会回来。罗晓峰去世那天,儿子哭得撕心裂肺。儿子与妈妈收拾遗物,发现父亲的衣服几乎都是制服,他把爸爸衣服上的警号和警徽取下来,紧紧握住,贴在胸口说,要保存一辈子作纪念。

“看着儿子走进军营,牵着女儿的手,亲手送她步入婚姻的殿堂,这是罗晓峰对儿女最大的期望。”回忆起罗晓峰曾经说过的话,邓益春历历在目,“一直觉得余生很长,未来很好。我也是警察,所以我理解他、支持他。”

铮铮铁骨亦柔情,看着妻子的默默付出,罗晓峰去年借着在全局工作会议上发言的机会,向妻子送上最美的承诺:“老婆,等我退休了,天天在家陪着你。饭,我来做。衣服,我来洗!绝不食言!”邓益春满怀希望地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没想到,却成了永远无法兑现的承诺……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