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

枕着蝉声入眠 版次:A07  作者:  2022年05月26日  

□ 吴从惠

一入夏,就恒定在动即出汗模式。中午,风停了,阳光白亮亮刺眼,最惬意就是躲进青葱浓荫里找清凉。

“知——呀,知——呀……”蝉鸣突起,打破了山野的宁静,嘹亮悦耳,气势恢宏。

蝉声来自后山林子里。一支蝉先起调,群蝉四起呼应,高低起落,排山倒海。仿佛免费进入一场高标准的演唱会场,领唱、合唱、主唱、和声,还有各声部,配合默契。有女高音的优美动听,也有男低音的宏亮深沉。中场休息片刻,唱声又起。

老家,准确说是父母的家,紧贴山脚。站在阳台望去,眼前都是青翠。早先只两根竹子,现早已子孙满堂,成一片竹林,送来清香。土坎上,是满坡的蔷薇花,有的水红,有的鲜红。有的舒展花瓣,有的却蜷缩曲折,都有种别致的淡香。

阳台听蝉,震耳欲聋。若关闭窗户,蝉声便显渺远,便像轻音乐,越听越舒心,越听越喜欢。

蝉鸣最熟。小时,到山林砍柴,最多的声音就是蝉鸣。山鸣谷应,声震如雷。若是一下没了声响,倒会感到莫名恐惧。有时,也会爬上树去,瞄准蝉鸣处,快捷一罩,捉一只在手。可是,在手上它不再唱歌,无奈放生去。

现在,早已没了捕蝉的兴致,却爱在蝉声中看书,在蝉声中写作。人一聚精会神,蝉声也会退去。累了,走几步,伸个懒腰,便觉蝉声又起。躺在床上,蝉声如催眠曲,送你进入梦乡。

家乡位于南岭一山间小盆地。溪水缠绕,明山秀水。当年,这里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且在此留下了半条被子的红色经典故事。如今,高速路代替了古驿道,交通便利,又与东江湖毗邻,附近还有热水温泉,莽山风景区,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是理想的居所。

年轻时,到大城市打拼是对的。退休后,理想的居住地就是故乡。

晚饭后,我每天都要去沙洲走走,不论天晴下雨。三月的油菜,四月的樱,夏天的荷花,冬天的红梅,优美风景总让人流连忘返。路边及田野的波斯菊,开过一波又一波。路两旁,山樱开过有紫荆,紫荆开过有桃花,桃花开过有石榴。一年四季,花开不断,从未让人产生过审美疲劳。花,品种多,面积大,一开就是花海,一开就成网红。夏天,携一缕蔷薇花的芬芳,凝一滴冰清玉洁的梨花带雨,连同五月特有的浓郁,越过枝头,悄悄地洒遍人间。

我还喜欢这里的水。溪水清洌,可以捉螃蟹,捉石蛙。蓝天,白云,清凉的风,清凌的水。白鹭翻飞,野鸭浮游,杂树生花,百草生香。鸟儿呢喃秀恩爱,小鱼顽皮倏地往来。

还可和发小一起,捡蘑菇,扯小笋,摘野菜,摸田螺,锻炼身体,还饱口福。兴致好时,还可爬爬山,扎帐篷,搞野炊,放风筝,重温少年梦。

即使什么也不做,只在道旁的椅子上或石头上一坐,看天上云卷云舒,听耳畔虫鸟和鸣,氧气入肺腑,柔风抚面颊,都是享受。

居乡下,没有喧嚣,没有杂扰。有的只是景色美好,空气清新,更有蝉鸣花香,撩人心魄。人间五月,风暖花香等你来。

这两天的云,还特别有文化气息,像人画上去的。有时,骤雨突袭,可雨后彩虹,又给你惊喜。

今日立夏,同学发小又相聚。主题是小笋煎蛋,自包饺子。这些小吃,平时少吃,自己动手味道更不一般。阮局长是国民丈夫,会当官,会做人,还会做菜。郭某人当过几个乡的书记,一样平易近人。老厂包饺子的手艺是从部队学来的,现在同样技压群芳。不论当官还是做民,现在又归一堆,大家对日子已不敏感,但对农桑、节气,还是敏感的。这些应节食品,更直观、形象地提醒不忘农事,不误农时,从美食中享受生活的乐趣,何乐不为?立夏,正是插秧时节,农作辛苦,我们都是农家子弟,熬夏粥,庆丰收,抒美意,人生如此,快矣哉。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