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

李昊翰:乡村振兴跃“锦鲤” 版次:A01  作者:  2024年02月23日  

□ 郴州日报·今日郴州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戴响晴

“新年好,欢迎来到东头野渡。”大年初八一大早,渡船驶向永兴县便江街道锦里村东头野渡。甫一下船,游客们便感受到了永兴丹山碧水乡村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昊翰的热情。

李昊翰仔细地介绍:“这边是书院,过去一点就是民宿……那里可以露营,回廊还会有民俗表演。”春节期间天气晴好,东头野渡每天接待游客近2000名,李昊翰忙得团团转。

清新雅致的码头、古色古香的民居、书香馥郁的书院……一步一景、灵动有趣的东头野渡,是李昊翰的杰作。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李昊翰,2016年起在缅甸投资文化旅游产业。“我回乡考察了便江沿岸多处地方。东头丘组背靠群山,前临便江,不仅有徐霞客游历的历史,还有乡愁的烙印。”李昊翰欣喜地说。

锦里村东头丘组有十余栋民宅,其中有两栋为清朝时期同治年间的建筑,已有150多年的历史。这些年,村民相继搬迁,村庄逐渐没落。然而,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徐霞客便江游的人文历史底蕴,在李昊翰眼里都是宝藏。在郴州日益蓬勃的文旅发展态势之下,李昊翰回乡创业的计划逐渐清晰。

2021年,李昊翰积极响应我市“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号召,创立永兴丹山碧水乡村旅游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锦里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先期启动了东头野渡综合性营地项目。

“县里专门成立了项目指挥部,及时帮我解决困难,让我能放开手脚去干。”良好的营商环境,让项目建设按下了“快进键”。2021年底,锦里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完成了协议签订、征地流转、手续办理等工作。

多年从事艺术和旅游行业的经验,让李昊翰的心里对东头野渡的规划与建设自有一张蓝图。他坚持“不破坏乡村整体景观”的原则,采用“房屋租赁+土地流转+青苗补偿”的开发模式,以便江为轴,用“自然美学+本土文化”的理念,建设“五步一景、十步一画”的花园式村庄。

经过一番精心的雕琢,投资1亿余元的东头野渡,完成了弘祖书院修缮,民宿、团建营地、徐霞客里程碑与徐霞客雕像建设等工作,并于2022年10月1日试营业。自然美学、乡土民俗、老屋乡愁等元素,在东头野渡得到了充分的融合和淋漓尽致的展现。“东头野渡就是一座没有围栏的乡村博物馆!”有游客这样评价东头野渡。试营业以来,东头野渡已接待各地游客20余万人次。旺季时,不收门票的东头野渡日接待游客3000余人次。

抢抓郴州市承办第二届湖南旅发大会的契机,2023年春节过后,李昊翰马不停蹄地启动了能容纳600人的乡村风味旅游团餐厅、生态游泳池等二期项目建设,并于2023年8月底前全面完工,在旅发大会期间投入使用。

高峰时期,东头野渡每天用工100多人。李开文是东头丘组村民,以前他和妻子在外务工。东头野渡综合性营地项目开发后,他把老房子和土地流转给了李昊翰的公司,租金收入每年有上万元。他还和妻子一道在景点就业,夫妻二人的月工资加起来有1万多元。

“李昊翰以自己的方式反哺乡村、回馈乡邻、续写乡愁。东头野渡综合性营地项目让老屋‘复活’,带动了周边500余名村民就业,也让我们看到了锦里村振兴的新希望。”锦里村党支部书记雷凤坚感慨道。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