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湖公园晨曦 李文 摄
□ 王建元
20世纪60年代,我被父母从株洲攸县乡下老家接回郴州,住在北湖岭。在那里,我读完了小学和中学,并参加了工作。直到2010年父亲母亲先后逝世,我在北湖岭住了四五十年,目睹了北湖岭的发展变化,也见证了郴州市城区的沧海桑田。
北湖岭因兀立在北湖边上而得名。北湖岭没有南塔岭、东塔岭般挺拔、威严、肃穆;更没有苏仙岭、王仙岭般秀美、灵动和飘逸。北湖岭如同一个忠诚的卫士默默地守护着北湖,质朴无华,无怨无悔。
那时的北湖有两块水域。一块是现在的北湖公园,另一块夹在国庆路与北湖路中间,后来逐渐干涸,形成今天的格局。有一条不知名的小河挨着北湖岭,小河平时只是一条涓涓细流。下大雨时,从山坡上冲泻下来的雨水使小河变得十分湍急和浑浊。河边有一个陶瓷作坊,山坡上建有火窑,烧制一些坛罐碗钵。小河自西向东穿过北湖路,路上还有一座桥,因为在北湖路就叫北湖桥。如今只有路,不见桥,但人们还是习惯把那个地方称为北湖桥。
我父母都是郴州湘运职工。父亲非常爱岗敬业,整天扑在工作上,曾被评为湖南省劳动模范,享受到北戴河疗养的待遇。父亲修车技术十分了得,只需在车辆旁边听一下,就知道哪里有问题,因此人们都戏称他为“刹车大王”,被定为企业八级工,为企业最高工资级别。马家坪紧靠北湖岭,依山坡建起几排简易住房。住房是用泥土垒建起来的,屋顶是用铁皮加上油毛毡,冬天像冰窖,夏天如蒸笼,没有自来水,要到几百米外的北湖边的水井去挑水、洗衣、洗菜。有两个公共厕所,早上人满为患。洗澡先烧一锅热水,倒入铁桶后再掺冷水,再用肥皂擦洗头发和全身。我清楚记得用的是“马头”牌肥皂,还必须凭票供应,每条0.39元。后来有了上海牌香皂,我们很小心地使用。
最麻烦的是生火做饭,用的是桶形煤炉。煤块要从几公里外的火车站煤场买来。先在几块木炭下面放张废纸,划根火柴将纸引燃,木炭上面放几根木柴,最上面放几坨煤球。霎时,腾起一股呛人的浓烟,赶紧用扇子扇风。老式煤炉最麻烦的是要经常用铁丝钩在炉里掏灰,弄得灰尘遍地。晚上要封火,这是一个有技术难度的活,将煤炭调匀,太干封不住火,太湿又容易将火弄灭。封火的任务通常是由我的母亲担任,她用夹钳将煤炭铺在炉灶上面,中间留一个火眼,下面铁盖也留点缝隙。第二天,将火撬开掏净煤灰,添上新的煤球,又开始做饭炒菜了。
过了几年,湘运拆除了简陋的土坯住房,沿着山坡建起十几幢砖瓦房,都是三层,一个楼梯,左右各三户人家,有了自来水,地面打上了水泥地。房顶上整齐地摆放瓦片,顶棚用的纸板,隔热效果仍然很差。夏天的时候,母亲在地上洒上水,铺上竹席,点上一盘“斑马”牌蚊香,我们席地而睡。没有卫生间,公共厕所里仍然是人满为患。厕所是旱厕,经常要清理,每次都是臭气熏天。
做饭依旧用的是煤炭,后来有了很大改进,不知是谁,发明了蜂窝煤,又叫藕煤。即将煤加工成直径12厘米、厚约9厘米,中间有12个孔的蜂窝煤。蜂窝煤最大的好处是使用起来干净、方便,每个蜂窝煤烧尽后可用夹钳夹出煤渣再放上一个新的,家家户户的门外和垃圾桶里都可看见一个个黄白色烧完后的煤渣。
做蜂窝煤是一种十分辛苦的力气活。照样要去煤场将煤炭一担担挑回堆放在门口的空地上。好在黄泥可就近取材。选一个晴朗的日子,全家总动员。将煤炭与黄泥用水调制,比例要适当,黄泥掺少了,蜂窝煤烧完煤渣夹不起来,放多了又影响火力。用借来的两三个煤模,扎在煤堆里,用脚一踩,双手把住模机手杆,左右旋转几下,提起走几步放在空地上,用手慢慢将蜂窝煤从模机中挤出,经过一天暴晒,黄昏时再将其搬进小杂屋里。那时每家的门角楼梯转弯处都有一个摆放整齐的煤堆,成了一道风景线。
父母先后生了七个子女,但在困难年代一个哥哥不幸夭折。当时我年少不会带弟弟,等在母亲的厂门口,每餐与弟弟分吃三两饭。后来母亲辞掉工作,专心操持家务,父亲一人的工资养全家,生活虽然清苦,但我家却十分和睦并被评为郴州地区“五好家庭”。
斗转星移,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如今的北湖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几年那一排排老旧的筒子楼先后被拆除,一幢幢功能齐全的电梯房拔地而起。卧室、客厅、卫生间、厨房齐全,有的还有两个卫生间,主卧、次卧、客卧分明。客厅和卧室都有彩色电视机、空调,卫生间用上了燃气热水器,各种沐浴露、洗发水琳琅满目,洗衣机都是自动的。厨房有煤气灶,都是电子打火,方便安全。望着这一切,我想要是父亲母亲还在,亲眼看看现在的美好生活该多好。
昔日的北湖岭不见了,只见一座座高耸漂亮的电梯楼,鳞次栉比。站在阳台上凭栏眺望,北湖美景尽收眼底。白天,北湖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微风吹过,泛起阵阵涟漪,闪闪发亮。入夜,华灯齐放,灯火通明,北湖宛如一颗镶嵌在大地上的璀璨夜明珠,光影交错,流光溢彩,在夜色中熠熠生辉。
北湖岭周边商超、学校、医院、休闲配置完善,是人们理想的宜居之地。
如今我早已退休安享晚年,住在人民东路,闲暇之余我常常情不自禁地到北湖岭走一走、看一看。特别是在惠州的大姐、长沙的二姐和弟弟来郴相聚时,我们姐弟六人总要到北湖岭转一转,寻觅儿时嬉戏玩耍的记忆和青春成长的痕迹,感受那遥远的甜酸苦辣,仿佛又嗅到了挥之不去、魂牵梦萦的家乡味道,感慨万千,感恩时代,一股自豪感、幸福感油然而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伴随岁月悠悠,北湖岭将继续为福地郴州山水画卷增辉添彩,谱写更多绚丽多姿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