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

用心用情提升救助对象获得感、幸福感 版次:A03  作者:  2024年12月24日

□ 郴州日报·今日郴州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谭洁

近日,在郴州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的护送下,流落郴州街头的外省人士吴某终于踏上了回家路。

在郴州西站站台,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再次为他检查了相关证件,反复叮嘱其注意安全,并送上临时救助金以备不时之需。

吴某挥手告别时,眼里闪烁着点点泪光,深情致谢:“你们半个多月的照料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11月29日,北湖区燕泉派出所民警在三里田龙泉菜市场附近巡逻,发现了无家可归的吴某后,第一时间将他送到了市救助管理站。

“刚来时,他神情惶恐不安,浑身都是厚厚的污垢,散发出刺鼻的臭味,十分落魄。”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黄国栋说,吴某被送来时抱着两条旧被子、拖着一个黑色行李箱,反应迟缓、沉默不言。“想必很久没有洗过澡、换过衣物了。”

同民警办理完交接手续后,市救助管理站为吴某建了档案、安排了宿舍、铺好了床铺,为他找来洗漱用品和换洗衣物,并耐心劝他放下不安和防备,痛痛快快地洗个澡、换上新衣服。

“通过后来一点点的沟通,我们得知他老家在外省,今年45岁,父母双亡,10多年前跟随朋友来到郴州打零工谋生,在接连遭受了事业和情感的重创后,精神受了打击。”市救助管理站救助管理科负责人唐贵成介绍说。

食可饱腹,冷有空调,闲暇时可散散步、看看电视,吴某在救助站的16天过得很充实,感受到了满满的善意。他的精神状态好了很多,也慢慢打开了心扉,愿意同每日前来看望他、陪伴他的工作人员聊些过往,更聊起了他的家乡和印象中的亲人。

在多方努力下,吴某的身份终于被核实。市救助管理站成功联系上了他远在千里外的亲人,于是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吴某的顺利返乡是市救助管理站准确把握新时代救助管理新要求,着力解决服务对象急难愁盼问题,以实际行动全力做好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生动写照。

对流落街头的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采取“先救助、后甄别”的保护性救助措施,每日由专人开展街面巡查,竭力劝导他们入站接受救助。

甄别寻亲工作走向精准化、专业化、技术化道路,对滞留站内的临时人员和已落户安置人员加大寻亲力度。

为让救助对象回得去、留得住、过得好,全力推进源头治理工作,建立常态化回访探视工作机制,在回访探视中发现应享受未享受和政策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及时协助落实。

每年开展“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在市中心城区福彩站点设置临时救助服务点和救助引导点……

近两年来,市救助管理站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持续提升救助管理工作的服务水平和能力,精准落实落细各项救助政策,一件件、一桩桩小事用心用情去做,不断增强生活无着人员、临时遇困人员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湘ICP备10203546号
 湘公网安备 431003020001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9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