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

一面“迟来”的锦旗 一场向善的双向奔赴 版次:A02  作者:  2025年03月27日

□ 郴州日报·今日郴州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谭洁

3月21日,78岁的退休教师雷桂珍终于了却了一桩放在心底50天的心事。

这一天,她在儿子的陪伴下,带着一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来到郴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见到了“非见不可”的救命恩人李小华。

“你是一个好人,危难之际遇上你是我的幸运。”雷桂珍紧紧握着李小华的手,难掩激动和喜悦。

为何非见不可?雷桂珍指了指脸颊上两处愈合的伤口,向记者道出了原委。

1月28日,是万家团圆的除夕。一大早,雷桂珍就想着去东风路农贸市场为年夜饭购买新鲜食材。

“走得匆忙,手机也忘带了。”雷桂珍回忆道,她拖着折叠小拉车行至菜市场大门口的一处斜坡上时,脚下一滑、一个趔趄就重重摔了一跤,头撞上了斜坡的护栏,顿时鲜血直流,“当时我只觉头脑发蒙、神志恍惚,止不住的血让我感到恐惧和害怕。好在,很快就有一个人影朝我走来”。

这个人影正是刚陪妻子买完菜准备回家的李小华。

李小华回忆说,那天买菜的人特别多,走到菜市场大门口见有人在围观议论,“我踮脚一看,不远处有一个老人倒在地上,使劲用手去擦拭满脸的血。”

李小华拨开人群,赶紧走到老人身边,将她扶起来,并示意妻子到附近店铺找来干净的纸巾和凳子。随后,他小心翼翼地扶老人坐下,然后用在部队当兵时掌握的医学急救知识为老人按压止血,同时拨打了120。

在等候急救车的时间里,李小华向老人探询家人的联系方式,得知老人没带手机,也记不起家人的电话号码时,李小华安慰焦虑自责的老人说:“老人家,您别担心,我陪您一块去医院。”

就在120急救车赶到时,老人的邻居恰巧路过,帮忙联系上了老人的儿子,并执意要亲自陪老人去医院,李小华这才放心离开。

“现场很多市民都犹豫着要不要去扶老人的时候,你没有顾虑吗?”面对记者的疑问,李小华语气坚定:“救人的事,容不得犹豫啊,更何况我曾经是一名军人。”

李小华坦言,当前社会上确实存在遇见老人摔倒扶不扶的广泛讨论,但于他而言,这是不容讨论的事,“遇上了不扶,我会良心不安;若扶了被讹,我也认了,就当掏钱救人一命。我相信时间和群众会证明真相”。

雷桂珍的下巴和左下眼袋被严重划伤,在医院缝了20多针。雷桂珍说:“医生说幸好止血及时,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回到家,雷桂珍嘱咐儿子务必找到这个救命恩人,且必须当面感谢。雷桂珍说:“我去过几次菜市场,想碰碰运气偶遇他,但没有遇见。后来还是通过120的通话记录联系上了他,我说要当面感谢,但他说‘这是举手之劳,不必放在心上’,谢绝了我的请求。”

在家养伤的雷桂珍却怎么也放心不下这件事,“作为一个受助者,一个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老教师,我必须懂得感恩。”雷桂珍决心等伤口愈合了就去找恩人,当面道谢,于是便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今年48岁的李小华是一名退役军人,当过13年的边防兵,那段难忘的军旅生涯早已将见义勇为、扶危救困、匡扶正义、惩恶扬善的传统美德刻进了他的基因血脉,成了军人的一种本能和习惯。

早在1997年,刚当兵3年的他在一次回乡休假时,在一段县城公路上遇到一名骑摩托车的司机被一辆大货车撞翻在地、不省人事,大货车司机肇事逃逸。李小华与同行的战友见状,及时将倒地的摩托车司机抬到永兴县人民医院。因为抢救及时,这名摩托车司机捡回了一条命。

如今,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拥军优抚岗位上的李小华兵心依旧,怀揣着对军人特有的感情,用真心真情高效率为老兵办实事解难题,解决他们最关切的问题,将拥军优抚政策落实落细。从大力推进退役军人持优待证免费乘公交、免费进入国有景区等工作,到成功解决281名优抚对象公租房租金减免、312名军人子女入学、涉核伤残群体纳入老工伤范畴等问题……他成了广大老兵和服务对象信赖的“娘家人”。

湘ICP备10203546号
 湘公网安备 431003020001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9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