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郴州日报·今日郴州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谭志文 胡刚
“你们辛苦了!我家里的枇杷熟了,拿点来给你们尝尝。”5月9日上午,临武县南强镇安富村80多岁的邓仁加来到该村村民服务中心,将一小袋枇杷和一些蔬菜送到驻村工作队员手中。
队员们坚辞不受,但老人放下东西就走了,拉都拉不住。村干部们感慨地说:“两年来,驻村工作队为村里办了不少实事,群众一点一滴都记在心头。”
2023年5月,由郴州市供销社、建设银行郴州分行、湖南银行郴州分行组成的市派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队(以下简称“驻村工作队”)入驻安富村。两年来,驻村工作队携手村“两委”兴产业、办实事,得到村民点赞,“驻进”了他们心中。
夯产业新基
在安富村,一排排光伏电板铺设在村部大楼、文体活动中心、烤烟房大棚、井水房的屋顶,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源源不断地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最终转化为安富村村级集体经济的收入。
“经过两年的建设发展,村里的光伏电站规模达到680kW,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仅光伏发电收入就达30多万元。”驻村工作队队长周润宇说。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
安富村位于南强镇东南边,半山半丘岗地貌,地理条件差,缺水少田,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驻村工作队深知,只有集体经济的振兴,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在召开党员大会听取意见和充分走访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驻村工作队结合安富村自身条件和资源,确立了在原有光伏电站的基础上,利用公房继续实施屋顶光伏建设;在村闲置学校建红薯粉加工厂,利用安富村优厚的地理资源发展红薯产业,并以保底价收购村民红薯,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引导村民开展脆皖鱼养殖,种植玉竹等中药材,多渠道开辟村民致富增收路径、产业发展路径并不断推进。
两年来,一系列举措不仅提高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也带动了村民增收,为安富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该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从工作队入驻前的10万元提升至2024年的33万元,今年更有望突破40万元;解决了脱贫户的就业,实现在家务农村民人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展乡村新颜
看着新修好的水毁通组公路,安富村下城江自然村村民王石金非常感慨。“修复资金来源于我们村的集体收入。以前,想都不敢想,村里能拿出钱来搞这些公益事业。”
过去,由于村“两委”无钱办事,各项事业发展缓慢,群众意见很大。现在,村里扎实为村民办实事,把政策红利转化为村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安富村枫木山自然村山高沟深,共有46户,1997年该村村民通过自筹自劳建设了自来水工程,埋设入户水管(铁铸管)约3000米,解决了传统肩挑用水难题。但因年久失修,蓄水塔下沉开裂渗水,入户水管氧化,造成经常性断水,给村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困扰,并存在严重饮水安全问题。
“村民急难愁盼的事情,就是我们重点要做好的事情。”2023年,工作队刚进驻安富村了解这一情况后,与村“两委”干部多次找到相关部门汇报争取资金。当年,成功争取资金10万元,在枫木山自然村重建了50立方米的水塔并铺设水管(PVC),彻底解决了该村经常性断水和饮水安全问题。村民对工作队的工作纷纷竖起大拇指。
驻村以来,驻村工作队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和政策倾斜,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两年来,该村投入资金新建了一个占地约700平方米的文体活动中心;对受风雨影响的烤烟房顶棚进行了重建;建设一条1000米雨污分离管道;实施“点亮安富”行动,安装储能式太阳能路灯200余盏;新建一条100余米简易机耕道等。村支委委员林善聪由衷地表示:“件件实事、好事,提升了村级环境质量,为村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树文明新风
“驻村工作队为我们新建了文体活动中心,有效解决了我村文化阵地缺乏、群众文化生活单一的实际问题。今后,村‘两委’将依托文体活动中心这一阵地,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为村民们带来了多样化的文化体验。”带记者参观该村文体活动中心时,安富村党支部书记邓训强说。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振兴。
驻村以来,驻村工作队始终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首要任务,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党建活动,定期召开党员大会、党小组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同时,利用党建微信群、农家书屋远程教育等平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推进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
驻村工作队联合村“两委”,发动村民共商共议,完善了村规民约,将天价彩礼、薄养厚葬陈规陋习“请下台”;设置“红黑榜”,对环境卫生、文明言行等方面进行规范,通过评选“卫生家庭”、文明户、好媳妇,将文明新风“请进来”;邀请县人民医院、镇卫生院来村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义诊、体检咨询等活动;2024年,对该村考取重点中学、本科院校、硕士研究生的12名优秀学子进行表彰奖励……
一系列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让文明风不断吹进安富村群众心田,也让安富成为一片乡风文明的希望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