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日报·今日郴州客户端讯(全媒体记者 陈卫)11月20日,郴州晴空万里,澄澈湛蓝的天幕上白云舒展,引得市民纷纷驻足拍照打卡。这份可感可触的“蓝天幸福感”,源自一份扎实的生态成绩单——最新监测数据显示,自今年8月以来,全市PM2.5平均浓度已连续数月同比下降。蓝天白云成为城市里的“常驻嘉宾”,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持续增强。
我市紧盯重点行业与企业,打出工业减排“组合拳”。严格执行环保标准,推动有色、砖瓦窑、水泥建材等高耗能企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借助技术升级、设备更新与工艺优化,大幅削减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强化常态化监管,依托在线监测、无人机巡查、夜间突击检查等科技手段,实现对企业排污行为的全时段、全方位管控,严厉打击偷排漏排和超标排放,倒逼企业落实环保主体责任。围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目标,通过推广清洁能源、优化产业结构等硬举措,引导企业迈向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道路。
工业治理之外,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也为蓝天保卫战开辟了新路径。汝城县土桥镇的湖南雅华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回收的秸秆投入生产线,经过粉碎、发酵、造粒等多道工序,将其“变废为宝”为改良土壤的有机肥和基质土。据了解,该公司日均处理秸秆约24吨,产出的肥料回填后,有效提升了土壤肥力与结构。
秋收时节的秸秆禁烧管控,是守护“郴州蓝”的关键一环。我市坚持“疏堵结合、以用促禁”,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控体系,依托高空瞭望与地面巡逻协同作战,实现火点早发现、快处置。宣传队伍深入田间地头,使禁烧政策家喻户晓。在严控焚烧的同时,秸秆肥料化、能源化等综合利用技术的大力推广,也让曾经的“田间废料”化身“绿色资源”,既从源头上遏制了焚烧污染,也探索出一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今秋,全市秸秆焚烧火点数量同比显著下降。随着空气质量的不断改善,市民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意识日益增强,企业履行环保主体责任的自觉性不断提升,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施治、公众参与的良好治理格局。我市将持续巩固治理成效,不断完善大气污染防治长效机制,以更实举措推进工业减排与秸秆禁烧等工作,让绿色成为这座城市最鲜明的底色,全力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