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08 作者:来源: 2021年07月22日
□ 刘琼
随着年纪的增长,对家乡的思念越来越深。
我的家乡——苏仙区飞天山镇和平村(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那是我儿时生活的地方,村里的小溪、小桥、田埂、橘园、大山……它们常会在我的梦里浮现。
离开家乡太多年,家乡成为我怀念、慰藉的彼岸和远方。家乡离我如此近,却又离我如此之遥远。我借口肩负着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在这小城市中忙碌着、奔波着、蹉跎着,一年难得回家乡一次。但我心系家乡,我感恩家乡的那片故土,她滋养了我,培育了我。心心念念,我决定启程前往家乡——和平村。
天蓝蓝、风悠悠,驾车30分钟便抵达和平村。走进村口,香甜芬芳的气息拂面而来,人们惬意地走在宽阔、干净的柏油马路上,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簇拥,整洁美丽的房屋掩映其中,一派生态宜居景象。回到家乡,我的内心瞬间温暖了。
漫游在村道,一座农庄吸引了我的目光,农庄前院的桃花娇艳绽放,池塘边杨柳青青,柳枝细长,柔软下垂,倒映在清澈的池塘里。池塘旁的四角亭,被绿植鲜花围绕。我仿若来到了世外桃源。
沿途百年沧桑大树、奇石怪岩屹立在村道旁,道路两边的各种鲜花盛开,溪水顺流而下。我站在山上放眼眺望,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如波浪起伏的绿色海洋;田野里,一簇簇黄灿灿的油菜花,宁静美丽,如诗如画,让人无限遐想,无比愉悦。
远离了喧嚣浮躁的城市,在这里可以完全放松自己,安静地享受这美好的时光——一杯茶、一本书,安心地、细腻地体会着山间里的清晨和黄昏。我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大自然中,这里的山、这里的风、这里的水可以洗涤我的心灵,净化我的灵魂。
喜欢家乡庭院里的四季。春日,芙蓉、月季,花开满庭;夏日,母亲会种上我最喜欢的茄子、西瓜、香瓜等蔬菜水果,整个夏日,我在庭院里、后山上自在地奔跑嬉闹;秋日,橘子树上挂满了橘子,我在后院摘水果、捉迷藏,无比欢乐;冬日,鱼塘的水全放干了,我可以在池塘边看着大人们捞鱼,同母亲在柴房里熏烤着丰收的鱼和腊肉,我依偎在母亲的臂弯,烤着火、添着柴,有时,母亲会烤几个红薯或土豆给我当零食。如若遇到下雪,更是欢喜,父亲会带着我在庭院里滑雪,打雪仗……往事一幕幕从记忆里滑过,家乡庭院里的冬天一点也不冷,我的小手暖暖的,我的心也暖暖的。
是啊,儿时停留过的家乡应该是我们每个人心灵最好的慰藉。只有当身体离开生养自己的土地,对家乡的依恋才会油然而生。
父母将我带出乡村,他们带着在乡村所塑造的善良、淳朴、热情、包容的品格,来到城市生活,在披荆斩棘的创业路途及社会发展的冲突中,磕磕绊绊,但从未丢弃这些可贵的品格,并延续传递给了下一代。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几年凉月拘华省,一宿秋风忆故乡”,这些诗所表达的,都是诗人们在各种情境下,油然而生的对家乡的眷恋。如今,我们在享受城市文明进步成果的同时,也在忍受流水线般枯燥无味的日常生活,忍受着钢筋水泥的冰冷和车水马龙的拥堵,相比仕途失意的古代文人,我们又何尝不需要用家乡来慰藉心灵呢?
在城市中,人们的边界分明,行为文明,但沟通和理解却越来越少,我们的精神和内心空洞、贫乏。生活在喧嚣之地,就像漂浮在无尽的大海上,每个人都在为了生活、为了事业,艰难困苦地奋斗着。我们小心翼翼,却又患得患失。
乡情是真挚、质朴、简单的,村里人真诚的情感,会让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更近更亲、更真更切。
我想,不用等太久,最终我还是会回归家乡的,我会回到生我养我的这片故土。我会延续父母曾经的生活,在菜园里种菜、在庭院里栽花种果树,到了丰收的季节,我会等着我亲爱的朋友们来到我的家乡,我们坐在庭院中闻着花香,听着虫鸣鸟叫,品尝着最原生态的蔬菜水果,感受这来自大自然最淳朴的气息。
这就是我向往的生活,这就是我将来的归途,这就是我的诗和远方!最终我会带着平和恬淡的心境、简单细致的人生态度,过着平淡却有意思的生活。养花种菜,慢慢变老,不问繁华,只问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