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02 作者:来源: 2023年07月02日
□ 市三中2214班 江雨岑
“走遍五大洲,最美有郴州。”这句话早已是家喻户晓。苏仙岭、高椅岭、东江湖、飞天山……这些驰名中外的名胜古迹都在福城郴州。今天,我带着怀古之情,来到了素有“天下第十八福地”之美誉的苏仙岭,欣赏福城苏仙岭的文化色彩。
进入苏仙岭,高大的樟树、葱郁的桂花树静候在路边,空气中夹杂着桂花的香味。走在刻着“福”字石子路上,穿过片片绿荫,感觉出一种“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意境。
“苏仙的雕像在哪呢?”正当我还处于沉思之际,转眼就到了白鹿洞。两只白鹿出现在我眼前,一只母鹿和一只小鹿。母鹿俯下身,慈爱地注视着她的孩子,小鹿跪着吃奶。古有羊跪乳、鸦反哺的故事。想到这,我不禁感怀,现在有些孩子对“孝”的概念越来越模糊,难道真的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再来后悔吗?你知道吗?白鹿洞的来历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呢:一位姑娘在河边拾到一根红丝带,把其缠到手腕上,不久后竟生下了一个男孩,男孩取名为苏耽。男孩生下来没有衣服穿,洞外的白鹤就用羽翼温暖他;没有奶喝,白鹿就用奶水哺育他。苏耽受此恩泽长大,十分孝顺,不久后便得道成仙。苏耽成仙之后,知恩图报,造福百姓:有一次,郴州发瘟疫,他教人们往井水里放上橘叶,治好了大家的病。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他居住的桃花洞改名为白鹿洞,把苏仙岭下的水井改名为橘井。
穿过一座座亭子,就到了桃花居,里边的建筑古色古香,屋顶有四面角、四面坡,檐牙高啄,你会不由得赞叹中国建筑的文法。亭子两侧的桃花彼时刚刚凋谢,桃花瓣儿落在一个水潭旁。即便水潭不够澄澈,可仍有“桃花潭水深千尺”的意味。
不知不觉,便到了驰名天下的三绝碑。其中一绝便是著名的婉约派词人秦观的词。当时,诗人左迁郴州,在苏仙岭做下了一首词《踏莎行·郴州旅舍》,其中最令我喜爱的当属“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若把李清照称为“婉约之宗”,秦观则为“婉约之主”。读过秦观的词,你仿佛看到了一个风度翩翩却柔情似水的少主。秦观身为“苏门四学士”之首,才高八斗,一生中仕途不顺,屡遭贬谪,缺少了些苏轼那样的乐观豁达,但也曾道出“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拚千钟”的豪放诗句。其余两绝,是苏轼写的跋和米芾的书法,世称“三绝”。
好不容易,爬到苏仙岭之巅,就到了屈将室。屈将室是张学良囚禁的地方,里面有张先生的寝卧用具和照片资料。回望历史,西安事变是国共合作的重要转折点,张学良将军更是此中的关键人物,他发动“兵谏”之后,蒋介石把他囚禁在屈将室中。在当时如此艰难的环境之下,张学良提笔做下了“恨天低,大鹏有翅愁难展”的名句。
休息片刻,我往另一条小路下山了,一棵古树下有一块平整光滑的大石头,石头上居然有两个深深的大脚印,普通人的脚印是没有这么长的,从这脚印来看,你可以知道这一定是苏耽留下的,也可以想象苏仙一定是相貌堂堂,仪容非凡了。据说苏耽就是踩着这块石头登仙的,这便有了“升仙石”一说。
苏仙岭一游,不虚此行。郴州还有九仙二佛的传说,你是不是也意犹未尽呢?
点评:这篇游记,内容真实,观察仔细,自然灵秀。语言生动质朴,写景井然有序。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情景结合,虚实结合。妙用联想,善于引用,古诗名句信手拈来,有的画龙点睛,有的饶有趣味。 (指导老师:李求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