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诗词中的深情大爱

版次:A03    作者:来源:    2023年08月27日

□ 陈平

毛主席诗词大气磅礴、情真意切,蕴含了对祖国、对人民、对亲人和同志的深情大爱,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和冲击力,让人叹服,给人教益。

真挚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毛主席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深深爱着祖国的山山水水。他的诗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雄伟壮丽的祖国山河图,创造了“江山如此多娇”的唯美诗境。

毛主席写山,气象万千,雄奇瑰丽。“龟蛇锁大江”,龟山和蛇山如同大锁,何其静穆厚重;“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岳麓诸峰红如火烧,何其炽热绚烂;“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会昌群山连绵不绝,何其逶迤起伏;“横空出世,莽昆仑”,昆仑山如巨龙飞舞,何其巍峨壮观;“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庐山如天外飞仙,何其神秘多姿;“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井冈山是一座革命的山、英雄的山、胜利的山,何其生机盎然。

毛主席写水,汪洋恣肆,浪漫奔放。他“独立寒秋”,凝视“湘江北去”,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惊世之问,为祖国民族命运深深忧虑。他在黄鹤楼远眺“茫茫九派流中国”,苦苦思索如何改造中国与世界。他的脚步从未停止,从“红旗跃过汀江”到“百万雄师过大江”,从“赣水苍茫闽山碧”到“金沙水拍云崖暖”,从“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到“一片汪洋都不见”,从“到中流击水”到“万里长江横渡”,无不彰显他的宏大气魄,展现他的赤子之心。

毛主席诗词堪称史诗,生动诠释了他献身祖国、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革命历程和心路历程。

青年时期,他激愤于“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勉励自己“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中走上革命道路。他为“谁主沉浮”而上下求索,“霹雳一声暴动”,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

他一生历经、指挥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斗,“敌军围困万千重”他却“岿然不动”并让“敌军宵遁”,他率部“直指武夷山下”,指挥“十万工农下吉安”,以“天兵怒气冲霄汉”“横扫千军如卷席”之势,打破国民党的多次围剿。

长征途中,他“快马加鞭未下鞍”“而今迈步从头越”,率军取得史诗般的胜利,“三军过后尽开颜”。经过浴血奋斗,“天翻地覆慨而慷”“一唱雄鸡天下白”,建立了新中国。

为了祖国早日强大,他呕心沥血,欣喜于“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畅想“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让“芙蓉国里尽朝晖”。

面对三年困难时期和严峻的国际形势,他接连写下《卜算子·咏梅》《七律·冬云》《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等诗词,塑造了凌寒开放、无私无畏的梅花形象,讴歌了勇驱虎豹、不怕熊罴的英雄豪杰,发出了只争朝夕、敢于胜利的伟大号召,激发了人民藐视困难、建设国家的昂然斗志。

博大深厚的人民情怀

毛主席深深爱着人民,一生都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人民情怀贯穿他的诗词。他为人民的命运和疾苦而忧虑,痛恨“地主重重压迫”“黑手高悬霸主鞭”,痛斥“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关切“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为“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而揪心,为“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而痛心,为改变“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而奋斗。

他坚信“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断言“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激赏“盗跖庄屩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认为“六亿神州尽舜尧” ,盛赞“中华儿女多奇志”,为“遍地英雄下夕烟”而满心欢喜,为“独有英雄驱虎豹”而满怀豪情。他放手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凝聚起“更加众志成城”“枯木朽株齐努力”“试看天下谁能敌”的磅礴力量。

他心忧天下、心系人民,“无非一念救苍生”,带领群众“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激发亿万人民去改天换地,“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为实现“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的崇高理想而奉献一生。

感人肺腑的亲人情、同志情

毛主席写给亲人和同志的诗词,充分展现了他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他一生中最难忘、最愧疚的人,莫过于妻子杨开慧,《虞美人·枕上》《贺新郎·别友》《蝶恋花·答李淑一》都为她而写。三首词堪称他爱情之歌“三部曲”,都见男儿热泪。从“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到“热泪欲零还住”,再到“泪飞顿作倾盆雨”,毛主席的眼泪一次比一次动人、一次比一次浓烈、一次比一次博大,他将对妻子之爱扩展到对人民之爱,丰富了爱情的内涵,实现了爱情的升华。这三首词,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寄情月亮。从“一钩残月”到“半天残月”,再到“万里长空”,毛主席笔下的月亮如此清冷凄婉,却又如此高洁美丽,感人肺腑,动人心弦。他还在《七律·答友人》中写道:“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一首不是写给杨开慧的诗,却寄托了对她的绵绵相思。

毛主席诗词中,有不少是写给同志和朋友的。他勉励罗章龙“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稊米”,赞赏彭德怀“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称赞丁玲“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劝慰柳亚子“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这些诗篇无不饱含深情、豪放大气,让人如望霁月、如沐春风。

悼亡诗是毛主席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1915年,因好友易昌陶病逝,他忍痛写下《五古·挽易昌陶》,表达了“谁与共平生”的悲痛之情,抒发了“安得辞浮贱”的报国之志。1919年,面对母亲去世,他挥泪写下《四言诗·祭母文》,歌颂了母亲的贤良美德,倾诉了对母亲的切切思念。1942年,戴安澜将军以身殉国,毛主席赋《五律·挽戴安澜将军》诗一首,称颂他“勇夺虎罴威”,哀悼他“沙场竟殒命”。1963年,罗荣桓逝世,毛主席彻夜难眠吟成《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一句“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奔涌而出,力有千钧,虽不见眼泪却似有千滴眼泪,动人心魄,令人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