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八秩谱华章 不忘初心再远航

——庆祝郴州市第二中学建校八十周年

版次:A04    作者:来源:    2023年09月29日

        郴州市第二中学现任领导班子成员


        郴州市2023年空军海军飞行员录取通知书及奖学金颁发仪式


        学生在干净整洁的现代化实验室做实验


        学生足球比赛


        全新的教学楼——新飞楼


□ 郴州日报·今日郴州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欧阳华 通讯员 何荣 李太权 刘海波

苏仙岭下,郴江河畔;晨曦渐时,书声琅琅。

这里浸润着渴望求知的目光,这里承载着崇高远大的志向,这里就是矗立在青山绿水间的三湘名校——郴州市第二中学。

在八十载的漫长岁月里,一代又一代二中人以超人的智慧勇气和实干精神,绘就了一幅幅灿烂辉煌的历史画卷,演绎了一曲曲跌宕激越的教育乐章,奏响了一首首昂扬奋进的名校凯歌。

以时光为轴,以立德树人为笔,发展至今,郴州市第二中学已深深扎根福地,薪火相传,领航发展,谱写出一部恢宏的教育诗篇。

薪传八秩 思源致远

承前才能启后,继往方可开来。回溯历史,郴州市第二中学的发展可谓一路坎坷,在抗战烽火中诞生,在改革开放中崛起,在为国育才中走进新时代。

学校创办于战火纷飞的1943年2月,“怀教育救亡之志,抱适者生存之忧”的李达九与众多郴州先贤筚路蓝缕,创办了“湖南私立适存初级中学”,开郴县族氏兴办中学先河。校名蕴含“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意,选址原郴县 (现苏仙区)五里牌洞尾村李氏宗祠。

嗣后,屡遭变故,校址七迁,徙嘉禾、迁文庙,终至苏仙岭下、郴江河畔。校名九易,从“湖南私立适存初级中学”到“湖南省郴县第四初级中学”再到“湖南省郴县第一完全中学”,于1995年更为现名——“郴州市第二中学”。

新中国成立后,伴随人民教育的起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关怀下,学校由原郴县文化路文庙,迁移到了郴县白鹿洞,恢宏教育篇章就此加速铺展。

20世纪70年代,学校逐渐步入发展快车道。1978年被湖南省确定为省重点中学。1994年由湖南省教委正式挂牌为“湖南省重点中学”。2004年,学校挂牌为首批“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区域引领效应极大彰显,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先后创办适存中学和湘南中学,育人质效跃居市域首位,甚至跻身三湘前列。

2005年,湘南中学和适存中学(初中部)先后剥离,独立办学。

2010年至2019年,学校全方位发展,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大幅度持续攀升,素质教育全面铺展,教育成果精彩纷呈。期间,一度设立了国际部,与英国布鲁克豪斯学院 (Brooke House College)合作办学8年。

2022年6月,学校发展迈上新台阶,开启集团化办学模式,成立了郴州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原已独立办学的湘南中学挂牌郴州市第二中学南校区,与郴州市第二中学组成教育集团。

今日之二中,校园环境优美,内部治理先进,师德师风高尚,师资队伍精良,教学管理精细,课堂教学精准,育人成效显著,已发展为蜚声荆楚大地的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党建引领 师德标杆

党的领导是学校发展的第一动力。

郴州市第二中学实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历届领导班子始终坚持强化党的领导,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创新管理模式,持续优化完善“党委—支部—党员—教师”四级立体管理与学习机制。

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学校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宗旨,贯彻“严谨、求实、开放”办学思想,秉持“改革、发展、严谨、和谐”办学理念,以“全面发展,凸显特长,培养人才”为育人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力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又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让特长生更“特”, 让优生更“优”,“学在二中”品牌效应不断彰显,社会美誉度持续提升。

郴州市第二中学深度融合党建工作与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树牢“三全育人”大德育观,引导全体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强化德育意识,落实落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劳动育人、活动育人”,坚持走“严管、活教、乐学”教育教学之路,突出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立足“铸师魂、树师表、立师道、正师风”,全力打造出一支事业型、学习型、专家型教师队伍。学校现有特级教师2名,正高级教师3名,高级教师130多名,41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省级教学能手3人,国家、省、市级学科带头人32名,国家、省、市级骨干教师76名,市、区“三名 (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教师20人。

教学精准 课堂高效

初心烛照未来,标杆引领前行。郴州市第二中学深耕精进、厚积薄发,教学出彩、艺体焕彩,硕果累累、捷报频传。近年来,高考实现了“清北不断线,招飞录取刷纪录,特控、本科逐年高提质、大增量,艺体双上线人数持续上升”的教育教学目标,连续创造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教育承诺。

学校聚焦聚力课堂建设,全力打造高效课堂,探索推行的“三新”背景下“三有”(有味、有料、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丰富课堂平台,发扬课堂民主,让学生在学习中展现自我,提升自己,全面诠释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改理念,课堂质效有效提升,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

2022年,学校数、物、化、生、信息学五大学科竞赛取得重大突破,共有27人次获得国家级奖项,其中全国一等奖2人,全国二等奖10人,全国三等奖15人。学校已成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等著名高校优质生源学校。

学校秉持“改革、发展、严谨、和谐”办学理念,聚焦“全面发展,凸显特长,培养人才”育人目标,确保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又好又快不同程度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学生典型。2022年,何柳等11人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李淑焜等5人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干部,李宇辉等60人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段南州等27人被评为市级优秀学生干部,何佳欣等120人被评为区级三好学生,邱雨帆等66人被评为区级优秀学生干部;首之彦获评2022年“郴州市向上向善好少年”“郴州市新时代好少年”,黄俊凯获评苏仙区2022年第四届“新时代向上向善好青年”,丁艺扬获评2022年“苏仙区新时代好少年”。

聚焦全面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拓展课程资源,开发二中特色校本课程,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促进每一个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学校十分重视招飞工作,成立以书记、校长为组长的工作专班,统筹抓实“初选、精选、培育、保苗”工作。近五年,学校培养飞行学员32名,其中空军飞行学员19名,海军飞行学员1名,民航飞行学员12名,1人为北大、北航“双学籍”飞行学员。其中,2023年空军招飞录取9人,单校排名位居全省第一、中南五省第一、全国第二。飞行员的高质量培养,真正体现了党的二十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为实现“强军梦、强国梦”提供了高素质人才支撑,学校被评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湖南省空军招飞工作先进单位”“空军招飞优质生源中学”。

与此同时,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涌现出杨小山、李海勇等一批市区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师德标兵;学校教师参加省市比赛屡次斩金获银,3名老师被评为“湖南省教学能手”;“湖南省杨兵林高中英语名师工作室”在2022年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的年终考核评比中,获得优秀等级,成为我市唯一获得优秀等级的省级名师工作室。

校园环境 日新月异

近年来,郴州市第二中学赓续弘扬“三苦”精神——领导苦干,教师苦教,学生苦学,不仅在教书育人的光辉事业上,为社会培育输送了一批批栋梁之材,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更为创响“学在苏仙”品牌,打造“科教主阵地”中贡献了二中智慧,凸显了二中力量。同时,学校办学条件逐年改善,校园环境焕然一新,校园面貌日新月异。

2020年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校友鼎力相助下,学校筹集资金9000余万元,改造提质办学硬件,规划建设校园基础设施。学校大门道路拓宽提质,化“堵心路”为“舒心路”,校门口交通拥堵获得根本解决;紧邻苏仙岭校内道路改造,有效实现人车分离,校园交通安全隐患得以彻底消除。爱心企业家罗新飞捐资3500余万元捐建的新飞楼顺利启用,增加学校教学用房面积5760平方米,解决了学校办学硬件瓶颈,学校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漫步二中校园,体艺馆、图书馆、科技楼、现代化教学楼、高标准学生公寓,布局错落有致,气势恢宏。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对标一流,图书室、阅览室、电脑室、实验室、录播室、心理辅导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建成了校园广播网、校园局域网、闭路电视演播网、电子监控网、远程教育网。多媒体设备、电子白板实现100%覆盖,现代化教学手段高效赋能教育教学实践,课堂教学质效大幅提升。

如今,进入二中校园,拾级而上,眼前的学校既充满了现代化校园的勃勃生机,又饱含着历史名校的深厚文化底蕴。美丽校园,布局紧凑而不拥挤,结构曲折而不凌乱,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分区明显,动区与静区相对独立又巧妙结合。整齐有序的校舍,摇曳生姿的花木,雅致写意的草坪、闲亭,组合成充满灵性、和谐自然的校园风景。精细有序的学校管理,丰厚浓郁的校园文化,锐意进取的师资队伍,蓬勃向上的学生群体让学校呈现出澎湃生机与无限活力。

潮涌催人进,风和正扬帆。

今天,有着八十周年辉煌办学历史的郴州市第二中学,正汲取着灿烂厚重的历史文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朝着“二中品质,三湘一流,国内名校”办学目标而踔厉奋发启新程,笃行不怠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