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干部的诗和远方

版次:A03    作者:来源:    2023年10月06日

□ 阮华通

笔者下乡行走在通往苏仙区飞天山镇瓦窑坪历史文化街区的路上,经过马皇丘大峡谷,看到两旁绚丽多彩的丹霞地貌,颇具诗情画意。一路山风徐徐,夹着泥土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现实告诉我:乡镇干部也有诗和远方。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作为乡镇干部,经常处于“走村串户访民情,看遍人间烟火气”的状态,处于“朝去田野迎日出,晚归住所伴月明”的情形。为了工作,要深入乡村大地走访研究,收集真情民意;要扎根田间地头指导生产,洞察生活百态,解决实际问题。如果用心去寻找,用情去深挖,会有不少真实感人的故事和美妙动人的风景。比如沉甸甸的红高粱,金灿灿的谷穗,哗啦啦的流水,红艳艳的野花,酸溜溜的野果,以及那山那水、那村那屋、那人那事,都可以写成诗或写成散文。我曾下乡有感而发,撰写发表了《恋上飞天山》《那溪那水》《醉美高椅岭》等诗歌散文,做了几次所谓的乡镇文人。

心里向阳,一路花开,处处皆风景。乡镇干部在下乡的路上,可以欣赏秀美壮丽的山川景色,感受醇厚浓郁的乡土气息,体验熠熠生辉的民俗文化。像我工作在苏仙区飞天山镇,镇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下乡时就可以领略碧水丹霞飞天山,网红打卡地高椅岭,醉人心扉的樱花园,百里绿带翠江河等自然景观,一路走一路风景,心里乐悠悠,感觉到处充满绿色的山水诗篇。在乡村振兴的东风吹拂下,乡村嬗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如今,乡村有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精致民宿,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炊烟袅袅……这些,都是在乡镇工作才能看到的良辰美景。其实,乡村画卷藏着向往的诗和远方,有草长莺飞的自然风光,如诗如画的美丽村庄,房前屋后的田土菜地,春耕播种的绿意盎然,你若用心品,芬香自然来,诗境自然有。

最美的诗境是蕴含人情味。乡镇干部,是融洽干群党群关系的第一道桥梁。虽然环境艰苦,但是应该时刻保持着生活的激情,应当充满对群众的热情,当以生于土地、安于土地的深情,“脚量”民生之短,心存诗和远方。在与群众打交道的过程,只要你始终保持一颗公仆之心,只要你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就可以感受山清水秀,感受村民的憨厚质朴,感受到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一样可以把乡村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把乡镇工作干得出彩出圈,一样心中也有诗和远方,乡镇如此美好。

心怀梦想,追求远方。既然选择了乡镇,就要有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既要在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又要抬头仰望星空充满憧憬。只有心怀梦想,脚踏实地,才能在扎根乡村中找存在感,在服务群众中刷成就感,乡镇工作的人生才能精彩、有意义,才能在艰苦的乡镇上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有追求诗和远方的动力,才能书写田野丰收的希望。

心中有光,就会有诗和远方。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为乡镇干部,可以在乡间的山风树谷中寻找着自己的诗,可以在下乡走村入户找到梦想的远方,把在田间、地头、山头劳作的活,想象成土得掉牙的白话诗;把在乡村调解邻里矛盾纠纷的琐事,谱写成酸甜苦辣的打油诗;把在基层乡镇经历一些难事、急事、复杂的事,编织成一句句国情、民情、社情的优美诗。下乡期间,我看到了春日绽开的新芽,田间耕耘的农民;夏日的山间小溪,清甜的泉水;秋天丰收的果实,落日的余晖;冬日窗外的人间烟火,门上喜庆的对联,一幅幅乡间美景浮现在眼前,让无数个在基层的日子充满诗情画意。

心中有情,就会有诗和远方。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诗的灵感源于生活源于积累,想打破繁琐过出诗意,就要多走乡间路,多进百姓屋,多说百家话,感受乡村气息,体验农家生活,关心群众生活,才能看山水静美,感风月温柔,品人间冷暖。作为乡镇干部,要乐于奉献,放飞青春。只有将“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多是田间地头行”这样的基层日常看作是“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的锻炼平台,才能拥有山水画卷的诗境,才能书写人民满意的完美答卷。

岁月不染纯净的心境,喧闹难移风雅的诗心。既然选择基层乡镇,就要做一个心怀远方的人,保持心中日月常新、芬芳永驻,不落尘俗、不染尘埃。既然当了乡镇干部,就要找到自己甘于奉献一生的星辰大海,就要埋下美好生活的种子,守在悉心耕耘的大地,静待收获的春暖花开。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带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勇往直前,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描绘出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