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爱莲湖

版次:A03    作者:来源:    2023年10月07日

□ 曹旭东

爱莲湖位于郴江河畔,沿郴江往南,远远就看见清风桥了。桥的台阶很高,一步一步爬上桥来,正感觉有些喘不上气来时,一股清风迎面拂来。我长长地舒口气,伸出手去,似乎想抓一把清风,藏于心中。放眼望去,爱莲湖尽收眼帘,立即心旷神怡起来。

下得桥来,见一院子,横批“莲园”,上联是“清风朗月”,下联是“流水高山”。进得院来便是濂溪书院,书院是宋朝理学宗师周敦颐在郴为官时创办的。远远看去,霞光中周敦颐的雕像倒映出一条长长的影子。雕像前刻着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有孩童雅声读着:“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雕像的后面是濂溪书院,上有对联“吾道南来原系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时正值暑假,一大群孩子将书院挤得水泄不通。我往里探头看了看,只见有的拿本书坐着,有的站着,有的则摇头晃脑地读着,声音雅趣可爱。

出了爱莲书院便是爱莲湖了。此时,夕阳西下,霞光淡淡地洒在湖上,让绿绿的湖水泛出金灿灿的光来。绕湖而行,有虫声、蛙鸣、鸟叫,声声入耳。微风吹过,淡淡的花香飘来。细看有黄色的美人蕉、紫色的紫薇、粉色的龙头花、红色的夹竹桃和火星花。当然,爱莲湖更多的是莲花了。我细细看那莲花,有含苞欲放的,有半开半闭的,也有尽情开放的;有孑然独立的,有成双成对的,也有三五结伴的;有红中带白的,有粉红的,也有深红的。见蜜蜂、蝴蝶穿梭于花中。我也用鼻子将各种颜色的花细细嗅闻,发现其清香竟各有不同。有些花清淡,有些花浓郁;有些花香稷馨香,有些花沁人心脾;有些花如梦如幻,有些花如诗如歌。那尽情开放后的莲花便显出莲蓬来,莲蓬的里面是莲子。我不但喜欢莲花,更喜欢莲子。如果说莲花是视觉精神上的享受,莲子则具有药用价值。中医认为:莲子有清热降火,镇静安神,补脾止泻、固肾涩精、养心安神等作用。我在煮粥时常放几粒带芯莲子。

走着、走着,我一扭头看见莲叶之间有一只灰色的大鸟,那鸟悠闲地立在莲花间左盼右顾,好像与我们一样来欣赏这莲花的美。我正想大鸟与莲花,只见它突然将长长的喙倏地伸进水里,很快鸟的嘴里就叼着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鱼。我看得入了神,正准备举起手机拍照,大鸟唰地一声展翅飞向湖中。这时旁边一孩子正仰头看天,嘴里自言自语着:“这些鸟儿要飞到哪儿去呢?”我抬头,见天空一群白鹭,正呈弧形往东南方飞。

再往前走是君子亭,见湖边两块大石上分别刻着两首诗。一群孩子正高声读着,一首是周敦颐的《任所寄乡关故旧》,“事冗不知筋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故人欲问吾何况,为道舂陵只一般。”周敦颐任江西洪州南昌知县时,得了一场大病,同僚潘兴嗣去看望他,见他所有家中衣物,只能装满一个破箱,“钱不满百”,真可谓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真正做到了“官清赢得梦魂安”。

另一首是朱熹的《月榭》,“月色三秋白,湖光四面平。与君凌倒景,上下极空明。”听孩子们读完两首诗,我忽然更明白濂溪书院对联中的“吾道南来原系濂溪一脉”从周敦颐到朱熹,千百年来,中华大地上不正是贯穿着一条濂溪清廉文化吗。我正低头沉思,一条闷得发慌的鲤鱼忽地跃出水面,发出咕咚的响声。我顺声望去,见湖面上闪动着月的倒影,月像一只金灿灿的圆盘在湖中轻轻地晃动着。猛抬头,见一轮圆月正挂在湖上,恍若从天边如约而来。这时,湖对面传来悠悠的笛声,声音如潺潺流水,时而高昂,时而悠远绵长,恍如有人乘小船从遥远的宋朝穿湖而来。我想,那时候,周敦颐也是这般乘着月色,在既悠扬且委婉的笛声中边赏荷边遐思的吧?此时,华灯初上,光与月和着笛声仿佛在湖面上曼妙轻舞,又仿佛这月在看着湖笑,这笑声与笛声交融在一起,化作一片绚烂织锦,一幅无声的灵动画卷,这画卷让人生出许多浮想联翩的诗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