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历史古城相得益彰

——《永兴一中校史》序

版次:A03    作者:来源:    2023年11月05日

□ 朱辉军

南岳之南,五岭之北,有一处丰饶的地方,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刀耕火种。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已出现城邑。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于此设立了便县。宋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改设永兴县。沿用至今,亦有950载矣!永兴县,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底蕴深厚的古城。

历史车轮驶入风云变幻的1912年,一座现代学府在这块沃土上横空出世。古老的永兴乡土给学府以哺育滋养,新兴的学府也为永兴黎民添彩增光,现代学府与历史古城在此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如今,一座宏伟的现代化学府,于巍巍龙王岭之阳、滔滔便江水之滨拔地而起。百年学府永兴一中,以崭新的面貌、昂扬的姿态迈入了新时代。

位于湘南这块红色土地上、由李岚清同志亲笔书写校名的永兴一中,在疾风暴雨中诞生,在风云激荡中成长,在习习春风中兴盛。

在变革和革命的时代洪流中,永兴一中应运而生。不过,在民国元年的那个夏天,学校还叫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后来又陆续称作省立第三初级中学、省立第六中学、省立衡女中。1941年1月迁至永兴县并定居于此后,改名为湖南省立第三中学(其间曾称“湘南临时中学”)。国家“一五计划”制定后的1953年4月,省立三中改名为永兴一中,历经岁月沧桑依然巍然屹立。

期间,永兴一中及其前身,文脉不绝,人才辈出。恽代英、何叔衡、伍若兰、何宝珍、毛泽建等革命先烈,都曾在此从事革命活动。在历届学生中,从开国大将黄克诚、巾帼女豪曾志,到著名作家白薇、杰出科学家刘昌孝等,都以永兴一中校友的身份,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在迄今111年的历程中,永兴一中始终与国家共命运、与时代共步履。几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很能说明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

学校创办之初,即投身“废旧学、办新学”的热潮中,在湘南率先招收女生,使妇女接受教育的权利得到了有效保障。

大革命期间,蒋啸青校长曾带领师生为争取民主自由而斗争。1928年在与反革命的抗争中英勇捐躯,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歌。

1943年秋,抗日盟军的三架美国飞机迫降于学校大门外。为扑灭大火、救护飞行员,广大师生与反动政府县长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引发巨大反响。

1958年,永兴一中被评为湖南省先进单位,校长黄存贵光荣出席在京召开的全国文教群英大会。

历史车轮驶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79年的那个春天,永兴一中被确定为郴州地区重点中学。

永兴一中的校训为“勤、实、严、活”。从1982年确定后,一直沿用至今。督促和伴随一代又一代孩子茁壮成长。

201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开启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新征程。也是这一年,永兴一中迎来了百年华诞。校运与国运竟是如此奇妙地交织到一起。百年老校遇上了新时代的起点,可谓良机难逢、幸甚至哉!

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特别是在永兴县委县政府直接关怀支持下,永兴一中领导和师生齐心协力、再创佳绩。学校确立了“重振三湘名校,争创全省一流”的中期发展目标,提出了“夯实基础,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的新型办学理念。在具体教学和工作中,他们大胆探索,锐意创新,许多创意和举措均可圈可点。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永兴一中先后获得了“湖南省诗教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优秀校史陈列馆优秀单位”“郴州市文明单位”等荣誉。本科上线由2013年的506人,上升到2023年的1180人,其他各项指标也均创历史新高。

可以说,永兴一中已经成为湘南学子们心仪的校园,国家中等教育界具有特色的学府。这是历年来永兴一中全体师生努力的结果,是兄弟学校互帮互建的硕果,是各级政府大力支持的成果,值得热烈庆贺!

如今,我们正处于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中,“而今迈步从头越”。大变局时代,既有重大挑战,也有重要机遇。我们要乘势而上、踔厉前行、奋发有为。

中学的重要性和特殊价值应当引起高度重视。这是人生承先启后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牵涉到社会各界的利益和愿景。考虑到许多中学生或中等教育毕业后的青年,并不一定都能进高校或留学,大多由此就走向了社会,所以我们对此务必要以长远眼光来看待和对待。

对于中学里的莘莘学子而言,正是这个时期,基本形成并初步确定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古人说的“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至少在相当长时期内是为人从教的标杆。我们要切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借鉴和吸收国外的有益养料,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努力培养更多现代文明人,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各类人才。

无论是各个国家,还是不同地域,乃至每个学校,人才优势永远都是第一优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要行稳致远,关键就要有大批高素质的现代文明人。永兴一中务必要重视培养英才和各类拔尖人才,当然也要注重普遍教育。这对于建设家乡、振兴家乡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一个地方,能产生和拥有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学府,是地方之幸,也是学校之幸。永兴成就了一中,一中也为永兴不断争光。永兴一中的明天,一定会更辉煌,也一定能永久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