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04 作者:来源: 2024年05月06日
回龙山的特色要体现在文化上
(湖南博物院党委副书记 郭学仁)
要准确定位回龙山的特色。我认为回龙山的特色还是要体现在文化上面,而且要在“寿”“福”文化上面下功夫,以“寿”与“福”为特点,反映中华民族添福添寿、福寿双全的美好追求及民族信仰。
要加大文物研究的力度,跳出资兴看回龙山,跳出资兴找回龙山的历史资料,比如去衡阳南岳找,去广西全州找。
“古南岳”回龙山的祭祀文化源远流长
(郴州市文史专家 刘专可)
目前,郴州的考古发掘足以证明郴州的历史文化早已超过了5000年,如千家坪遗址等,同时也说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很早以前就在这片土地上劳作,创造了辉煌的农耕文明。
神农氏是农耕文明的始祖,炎帝是神农氏的一个末代首领,而回龙山是神农氏部落联盟首领在五岭一带生活、祭祀的一个重要场所。结合之前我们在回龙山西南麓帽岭上发现的规模宏大的人工垒石建筑,我分析那就是古人举行祭祀仪式的场所。因此,可以说回龙山的祭祀文化历史深远、源远流长。
我们还要进一步寻找、发掘回龙山有历史价值的文物,用它们来证明回龙山的历史。
“古南岳”是指以回龙山为中心的周边寺庙群的统称
(资兴市档案局原局长 戴忠诚)
根据清代的几套《兴宁县志》记载,回龙山周边有羊角仙(庵)、婆婆岩、古南岳山等庵寺,尤其是清乾隆《兴宁县志》卷十一寺观篇记载:“古南岳山,在湘源垅。”湘源垅位于现在的回龙山瑶族乡湘源村,我们曾经去考察过。那里有一个山洞,名清虚岩,岩洞内有块石碑,碑文题目是《新建清虚岩序》,落款是“道光二十一年”。在清虚岩的旁边有一处上规模的古庵寺遗址,周边老百姓说,这里以前有很多和尚,但到了清朝末就没有了,有的说是被“长毛”(太平天国官兵)杀害了。此后,这个古庵寺就逐渐废弃了。
还有在我们老家——回龙山瑶族乡茅坪村戴家前面,老人们说那里以前有一座寺庙,叫回龙寺(庵),民国时期威武乡的乡公所就设在那里。
结合这些官方记载和民间说法,我认为“古南岳”应该是指以回龙山为中心的周边寺庙群的统称,而回龙山就是“古南岳”的最高峰,就好比现在南岳的祝融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