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濒危鸟类中华草鹛首现湖南

珍禽“爱上”山水画卷,频频郴州“相见”

版次:A01    作者:来源:    2024年06月12日

       


郴州日报·今日郴州客户端讯(全媒体记者 陈鹏 郑翔)“中华草鹛入镜来!”6月11日,临武县秦汉古道武水镇玉屏村路段,临武县自然资源局的工作人员正在安装红外相机,憧憬再次“捕获”此鸟的靓影。

5月30日,受郴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的邀请,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郭耕到临武县开展科普宣讲。其间,郭耕在该县秦汉古道武水镇玉屏村路段用相机拍到一种头顶颜色接近黑色、颈背具有棕色及白色纵纹的小鸟。

“此鸟是国际濒危鸟类中华草鹛(如图),为雀形目幽鹛科大草鹛属鸟类,主要栖息于低洼地区的芦苇地以及丘陵山区的草地,以昆虫为食,在湖南是首次发现。”郭耕说。

“中华草鹛在我国仅有2000多只,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和海南。此鸟对生活环境有较高的要求,水净气清之地才会吸引它前往。”郴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会长张吉安说。

临武县秦汉古道武水镇玉屏村路段有沼泽地,林草茂盛,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良。此地吸引了许多野生鸟类光临,有红头长尾山雀、黄腹鹪莺、白鹡鸰、白鹭、池鹭、珠颈斑鸠等。

“我们在中华草鹛出现的地段再次开展调查,以待进一步观察此鸟的生活习性。”临武县自然资源局林长办负责人李兵表示。

苏仙区栖凤渡镇南香新村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彩鹮,宜章县莽山出现“鸟中大熊猫”黄腹角雉,桂东县八面山频现“林中仙子”白鹇,桂阳舂陵国家湿地公园迎来“鸟界国宝”东方白鹳,郴江河郴州市城区河段常有白鹭驻足……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美丽郴州建设,全市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城更美,越来越多的珍禽“爱上”山水画卷,频频郴州“相见”。

郴州市林业局野保科的一份数据显示,目前,全市有366种鸟类,对生活环境要求高的中华秋沙鸭、黑鹳、白琵鹭等鸟类成为光临郴州的常客。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鸟类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爱鸟,就不要射鸟、抓鸟、吃鸟。”郭耕建议,尽量保持鸟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状态,不要刻意人工造景,以免破坏原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