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大菜记

版次:A03    作者:来源:    2024年07月14日

□ 欧阳朔

郴州有哪些大菜?史无定论。中央电视台《回家吃饭》栏目介绍了四道菜:米粉鸭、烧鸡公、水芹牛肉和三菌雄鱼汤。做菜吃饭,各美其美,难得口味一致。我问了好多人,找到一个民间版本,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酷旨肉

就平民美食而论,郴州大菜首推酷旨肉。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家家户户都有这碗菜,否则,主客难安啊。

它的选料很有讲究,一般选用本地大土猪肉,以蹄髈为佳,五花肉次之。先把猪肉加萝卜煮熟,以筷子刚好插入为度,再捞出来沥干,用本地土茶油中火走油,待猪皮金黄起皱,捞出来,自然晾干备用。招待贵客时,选用整只走油后的蹄髈,武火蒸透,以举箸能揭开肉皮为度,配上两碟佐料,或咸或辣,客人蘸着佐料进食。这道菜肥而不腻,色美味浓,吃起来淋漓酣畅。民国时期,谭延闿在郴州吃过这道菜,大赞:“好吃不过酷旨肉!”有了这个大美食家的首肯,酷旨肉的头把交椅坐得更加稳固了。

我老家也有做酷旨肉的习俗。那时资讯欠缺,不晓得与白萝卜同煮可以染色,只晓得把肉块煮熟后,放在米酒里滚一滚,或者抹上蔗糖水后,再下锅油炸走油。这个火候难以把握,要么猪皮嫩黄,要么焦黑,常常得不到金黄起皱的效果,待客时拿不出手,令人心生遗憾。

我记事起,一年难得吃几回肉,要到小年前夕,生产队才会杀猪分肉。就那么几公斤肉,吃都不够,哪舍得用来做酷旨肉呀。无奈之下,母亲只好先煮一碗肥肉,放一点剁辣椒和芹菜,让我们痛痛快快地吃一顿饱饭。然后,再用余下的猪肉,做几块酷旨肉,以备祭祖和待客。这几块酷旨肉,客人也不敢享用,点一下筷子,沾一下油腥味而已,端进端出,到了正月十五,照样落进了我们小把戏的肚子。那个年代,不只我家如此,家家户户都这么寒酸。

二、米粉鹅

鸭子腥味重,在野外长途跋涉,皮下脂肪少,比较瘦小,食材入馔时,肥瘦较难把握。家鹅比鸭子大而肥,走起路来,昂首挺胸,威武豪迈,蛋白质多,营养价值高。有经验的厨师,宁愿做米粉鹅,也不愿做米粉鸭。一盆米粉鹅,通常要用白瓷海碗或大脸盆来摆盘,品相上好看一些,主人也觉得很有面子。

资兴大树下,有一家人特别擅长做米粉鹅。三十年前,我专门从城里赶过去吃了一顿,就点了这一道菜,四个人没吃完,还把剩下那一小半打包带回家了。今年春天,我又路过这家乡村餐馆,停车索食,发现米粉鹅已成为头号招牌菜了。

这一回,我踅进厨房,和店家攀谈,看见鹅肉、米粉、蔬菜、佐料等,都是预备好的,只等客人到齐,立马支锅,打开煤气灶,火焰呼啸,呼呼呼,一对夫妻有商有量的,半个小时就上菜了。以前烧柴火,主打柴火饭菜,烟熏火燎的,同样是这对夫妻,我们要排队等候多时,耐着性子打完几轮扑克,才能混上一口吃的。

鹅肉也有腥味,而且是发物,饮食过多,容易诱发老病。我老家养鹅守院,却不敢吃鹅肉。为什么资兴人好这一口呢?问老板,他却笑而不答。又问了一些烹饪行家,方知窍门在于米粉。乍一看,以为米粉就是米粉,其实,里面加了盐巴、桂皮、干辣椒、花椒、八角等,用搅拌器混合打成粉末之后,成为独家料理。然后,抓匀,武火蒸熟,出锅时撒上葱花,浇上几滴土茶油,摆盘上桌。之前,没有搅拌器,只好炒大米,令其色黄,用手推石磨,磨出米粉,颗粒粗一些,口感亦佳。

三、禾花鱼

郴州东有罗霄山脉,南有五岭,历朝历代都有养殖禾花鱼的习俗,其高山禾花鱼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良田镇菜岭禾花鱼最具代表性。

菜岭位于仰天湖之下,章溪上游,海拔八百米以上,山高水冷,每年只能种植一季中稻。当地有鱼稻混作的习俗,插秧稳蔸后,放养一些小鲤鱼。稻子分蘖时,鱼儿吃杂草和昆虫;抽穗时,稻花飘落在田间水里,鱼儿啄食稻花。稻谷熟了,鱼儿也肥了,捞上来,拎回家,是招待贵客的上等食材。

我在菜岭做客时,看见厨娘剖鱼有绝活,用一根小竹签,从鱼腹部一刺一勾一挤,就把苦胆和内脏取出来了。做这道菜,煎鱼是关键,要烧柴火,放茶油,放下耐心,一条一条滑入热油中,煎得两面焦黄,既不粘锅,又不搅烂,使二指宽的鱼儿完好如初。然后,码放在盘子里备用。这还只是半成品。

禾花鱼入馔,有宽汤、紧汤两种做法。紧汤做法有:家常禾花鱼、香煎禾花鱼、酸辣禾花鱼、黄豆焖禾花鱼等,以家常禾花鱼为代表。烹饪时,要把鱼煎黄,趁着热锅,加入姜片、蒜米、青椒、阳荷或紫苏,一小勺盐,半勺白糖,一汤匙酱油,一勺水,与鱼肉平齐或略少,盖上锅盖,调武火焖煮,待其收汤一半时,把鱼翻面继续收汤,撒上葱花,出锅。宽汤做法有:凤菜禾花鱼、禾花鱼豆腐汤、砂锅泡椒禾花鱼等。煎鱼过程相同,加入凤菜、豆腐、泡椒后,一直开武火煮沸,这样才能汤浓汁白,鲜香诱人。

四、猪肚鸡

烧鸡公名气大,动静也大,炒、煮、炖、炆,满满一脸盆,确实是一道大菜。我却偏爱猪肚鸡。这道菜融入了郴州本土的高端食材,做出来的菜品色、香、味俱全,营养价值也高,端得出手,撑得起郴州人的门面。

这道菜的关键在于选材,食材要好。猪肚必须是新鲜的,最好是莽山黑豚的肚子,或养了一年的土猪猪肚,清洗时,一定要把猪肚翻过来,加上白醋、食盐、生粉反复搓揉,清洗干净。整只鸡选童子鸡,也可选老母鸡,以郴州本土三黄鸡、乌鸡、芦花鸡为佳。整只鸡去头去尾去爪,取鸡身塞进猪肚,用麻线扎紧两头。香料包做两个,内装生姜、胡椒、黄芪、白芷,一个塞进鸡腔,一个煲汤时使用。先开武火焯水,撇去浮沫,也可换锅加水、香包、配料炖煮。外用配料一般选用红枣、枸杞、莲子、党参、白木耳、淮山,也可选用黄豆、花生、板栗、竹笋、黄花菜等,可甜可咸,因人口味而异。

炖好之后,把猪肚鸡捞出来,稍微冷却一下,猪肚切片,鸡架拆骨,原汤就肉,再加一点食盐胡椒调味,就可以享用了。作为粤菜,猪肚鸡是酒席中的餐前例汤。翻过五岭,对郴州人来说,它既是招待贵客的佳肴,也是产妇坐月子的补品。

五、炒血鸭

这道菜好吃,不好看,上不得正席,原因在于鸭血,黑乎乎的,确实有点黑色料理的嫌疑。但又不能完全归罪于鸭血,因为家厨刀工有限,不能像北京烤鸭那样片皮摆盘,吃相不文雅,自然入不了官宴的法眼。不过,郴州人爱吃炒血鸭,却是不争的事实。

嘉禾、临武、桂阳,这三个县的人们最会做血鸭,做法大同小异,但是,各有特色。临武人得食材之便利,当地土麻鸭肉质鲜嫩,既能做全鸭宴,又适合炒血鸭。桂阳产茶油,也擅长用茶油烹制血鸭,自有勾魂之技。嘉禾人善用富硒朝天椒佐味,而且把炒狗肉的技巧运用于炒血鸭,也有一手绝活。

我也爱吃血鸭,妻子、姐姐、妹夫也擅长做血鸭。妹夫说,这道菜最好用铁锅来做,先把鸭肉焯水,爆炒出汤,把汤滗出来备用,继续炒干水分。然后,开武火热油,放入姜、葱、蒜、干红椒,炒出香味,再倒入鸭块合炒,炒至肉质变色,加料酒、酱油、精盐再炒,然后加高汤或清水,转文火焖煮收汤,待菜汤将干未干时,将鸭血淋在鸭块上,边淋边炒动,使鸭块粘满鸭血,然后加胡椒粉、味精,略炒一下即起锅,盛入盘中,淋上几滴茶油即为成品。

宰鸭时,切记预先在碗内加少许盐,刀不要离开鸭子的血管,让鸭血顺着刀口流入碗内,同时用筷子搅拌鸭血,挑出血筋,以免凝固。加鸭血时,用原先滗出的肉汁调匀鸭血再下锅,这样做出来的血鸭匀称、油亮,喷喷香,令人有食欲。

郴州大菜还有很多,譬如马田牛肉、大奎上干牛巴、西河黑山羊、安仁草药猪脚等,无法尽举。再说,一桌菜的主次、大小、荤素、冷热都是相对的,没有定数。总的来说,一个地方的食谱丰满度与其人文历史长短成正比。桂阳千家坪遗址证明,6000年前,郴州人是以熊、牛、鹿为食的,猪、鸡、鸭、鱼实在是小菜一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