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低谷也要灿烂花开

——读《我与地坛》

版次:A03    作者:来源:    2025年02月23日

□ 孟宇

《我与地坛》是作家史铁生所著,发表于1991年1月的《上海文学》,是一篇探讨生命意义与价值的哲思散文。作者在青春盛年时,因病致瘫失去行动能力,余生被禁锢在轮椅上。绝望之际,他于地坛沉思,正视生命的差别,不断寻找生命的意义,引发对生与死的哲思。

绝望到希望的转变。双腿瘫痪的史铁生内心曾充满绝望,多次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地坛成为他逃避现实、思考人生的去处。他开始观察周围的一切,逐渐把注意力从自身的不幸转移到对外部世界的关注上。他慢慢接受了自己身体上的残缺,懂得了珍惜眼前美好的事物。他逐渐悟出生命的意义,找到活下去的勇气。他开始用笔创作,最终实现了从绝望到希望的转变。

爱与思念的力量。在史铁生瘫痪后,母亲全心全意地照顾他。面对史铁生的情绪波动和身体状况,母亲给予了极大的耐心和无尽的包容,一直鼓励和支持他创作。母亲爱得深沉、爱得坚忍,她隐忍自己的病痛苦苦支撑,一直陪伴史铁生给予他前进的力量。史铁生在母亲逝世后才醒悟过来,他深感悔恨与自责,这让他更加珍惜生命里的每一份爱,也让他在爱与思念中获得了更多前行的力量。

地坛与哲思的交融。史铁生以细腻且富有诗意的笔触描绘了地坛的自然景物,精准捕捉其中的细微变化和独特魅力,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崇高敬畏,并从中深刻领悟到生命的本质。

珍视亲情。史铁生在书中追忆母亲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充满遗憾与惆怅。我们能深刻感受到母亲对儿子的爱,认识到亲情的珍贵与无价。这部作品让我们更加珍视与亲人之间相处的每一刻,更加用心去感受那份温暖与支持,也让我们思考应该如何珍惜和维护这份情感,学会通过守护与回馈来表达对家人的爱与感激。

正视宿命。面对生命之差,史铁生选择淡然接受,正视宿命。他说:“苦难既然把我推到了悬崖的边缘,那么就让我在这里坐下来,顺便看看悬崖上的流岚雾霭,唱支歌给你听。”他于绝境之中,仍能从容乐观以对;在逆境之下,依然坚韧不屈地前行。我们也应该勇敢地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积极应对挑战,寻求个人成长和突破。

书写人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史铁生逐渐找到了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通过写作,他治愈了自己的心灵创伤,也逐渐实现了人生价值,为中国当代文坛贡献了一批珍贵的文学作品。史铁生身处低谷却能走出阴霾,书写出精彩的人生。他教会我们,就算在最艰难的时刻也应通过自身努力不断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等风来不如追风去。”相信我们在主动追寻的过程中,终会找到人生的意义,即使身处低谷,也将会灿烂花开。